花了2萬多,陳銳和方明也不再逛了,在地攤一條街前邊飯店吃晚飯。
一坐下,早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方明就點了一大桌的菜。
等上菜的功夫也忍不住直接問道:“陳銳,你小子今天走火入魔了?”
“大把好玉佩不買,非要買個臟的?”
陳銳將白玉牌掏出,看著上邊黃漬,半點不嫌棄,“這點黃漬不算什么,拿回畫室,我能修復?!?br/>
方明卻還是疑惑,“就算是能修復,這價格也太貴了點吧?兩萬呀?!?br/>
此言一出,陳銳直接笑起。
“兩萬塊買子崗玉牌,你覺得虧嗎?”
方明這段時間也看了一些關于文玩鑒賞的書,但對于子崗玉是一無所知。
聞言直接回道:“怎么不虧?虧大了!除非這是古玉?!?br/>
話音落地,旁邊桌的客人都全部笑起來。
陳銳也無奈地失笑搖頭,給方明解釋。
“子崗牌,就是古玉?!?br/>
“以子岡珠寶工坊創(chuàng)始人,陸子岡而得名的玉牌世稱:子岡牌?!?br/>
“陸子岡,太倉州人,琢玉技藝高超絕倫,巧奪天工?!?br/>
“明嘉靖十八年開辦琢玉作坊,嘉靖、萬歷年間以‘碾玉妙手’聞名朝野?!?br/>
方明雖是聽得似懂非懂,但此刻也很是驚喜。
“這殘次玉牌不但是古玉,還是明代名家所制?”
陳銳聽著在此搖頭,苦笑更濃。
“陸子岡晚年出家為僧,且無子嗣,其技藝被專諸巷的玉工弟子傳承下來。”
“至乾隆一朝,‘子岡’演化成了品牌?!?br/>
“這枚白玉牌雖不是陸子岡親手所制,但亦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子崗款精品?!?br/>
話音落地,方明更疑惑了。
根本就是聽得似懂非懂,滿頭霧水。
啪啪啪!
一陣拍掌聲,卻在此刻爆發(fā)而出。
“說得好!”
“精彩!實在是精彩?!?br/>
聽得懂的人紛紛拍掌喝彩。
也有幾個老人按捺不住走過來,其中一名身穿唐裝的直接笑問:“小兄弟,你這玉牌,能否讓我們過過眼?”
幾位老人看著氣質(zhì)不凡,也皆很和善,陳銳也沒拒絕,將玉牌擺在桌上。
“幾位老先生請吧?!?br/>
這一手,看得幾位老人連連點頭。
外行人將東西交給別人過也都是直接遞出,只有內(nèi)行人才知道不過手。
古玩一類,貴重卻脆弱。
若在轉(zhuǎn)街之時壞了,該算誰的?
收起對陳銳的贊賞,幾位老人目光全部專注地打量著白玉牌。
店里的其他客人,看著也紛紛圍了過來。
“白老,這真的是子崗牌?”
眼看第一名老人看了五分鐘都還沒舍得放下,旁邊認出他身份的年輕人問道。
白老將白玉牌交給其他老人鑒賞,贊嘆而又羨慕的點頭。
“這位小兄弟說的不錯,這的確是清代子崗款的玉牌。”
話音剛落,正在鑒賞的老人也跟著點頭,“不錯不錯?!?br/>
“一面琢蘭竹畫,另一面琢詩文印章,正是子崗牌特有的高雅脫俗?!?br/>
“就是可惜沾了污漬,不見落款?!?br/>
兩名老人都這么說,有認出他們鑒賞大師身份的,忍不住當即倒吸了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