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升,金波洶涌,陽光照在玉柱峰頂山石上,給人一種振奮鼓舞之氣。
那塊數(shù)百丈的平地上,正立著一道人影,看著那朝陽。
兩只金雕在空中飛翔,忽而升入云霄,忽而下落在山峰間穿行。
“啾!”雕聲響徹云霄,那人整個身子突兀騰起,竟然在離地兩丈有余的空中,如柳絮飛飄。
只見他飛行數(shù)丈,如同樹葉緩慢落地。
驀然人影一恍,他左跨半步,身形右晃,猛的又是一停,全身滴溜溜打個轉(zhuǎn)兒,卻向后平空掠出五丈余。
這人輕身功夫避實蹈虛,只見他雙足虛空再蹈,盤旋而落,眼看又將追上青蝠。
“哼!”他發(fā)出哼的一聲,不待雙足落實,一頓足跟,又前竄出三丈開外。
身形下落之際,又雙足快速虛空踢出,整個身形登時如箭般掠出,飄飛出二十余丈,方才盤旋落地。
此時才看清,原來竟然是名猿臂虎腰少年,只見他身穿紫色八卦袍,腰配寶劍,那劍柄鑲嵌著一顆炫目的紅色寶石。
此人正是高泰云,他剛才練習(xí)的功夫,以皇甫靖點撥的輕身訣竅,融合了凌波微步的步伐。
他剛才那套輕功,能在空中連續(xù)飄動數(shù)十丈,高泰云為之取名“凌虛御風(fēng)”,須以精純至極的陰陽二炁才能施展。
“啟稟大篆師,青州來訊,發(fā)現(xiàn)大理國太子,正打聽掌教你的下落?!币幻鍎Φ男T少年上了峰頂,跑過來遞上鴿信。
“好的,我知道了,通知其他人,今日啟程,去太行山太初壇,為大長老授篆!”高泰云抬頭看了下天空,去九玄洞尋皇甫靖同行。
唐代道篆有七階,正一、洞神、高玄、升玄、洞玄、三洞、大洞。
而玄門道篆品階,按照天南大理國玄教法典的官階,掌教高泰云屬于正一品。
玄教正一品是紫虛箓,高泰云規(guī)定只傳授掌教一人,位列天師,掌管萬眾生死,濟世度鬼。
其下有正二品洞經(jīng)箓,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其師兄石泰,位列玄教大長老,司職藥箓部。
正三品是天雷箓,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其師侄薛道光,位列玄教長老,司職雷符部。
正四品是威劍箓,目前得到授篆的人,是其天南三十六名親傳弟子,位列玄教護法,司職冥符部。
正五品是法劍箓,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多,是其中原七十二名親傳弟子,位列玄教壇主,司職功符部。
正六品是玄盟箓,目前得到授篆的是人,其五百名外門弟子,位列玄教巡使,司職劍符部。
玄門官階,受大理國和天上神仙承認(rèn),等級森嚴(yán),不允許以下犯上,以盟誓入玄門,背盟者魂飛魄散。
高泰云的玄教,本要求初門不可頓授神職。
但是這皇甫靖特殊,此人的功力修為,玄門內(nèi)目前無人可敵,只不過他清淡名利,隱世修行。
高泰云熱情邀請,皇甫靖實是另有打算,因此一口答應(yīng)。
當(dāng)皇甫靖提出,要天雷琴鎮(zhèn)守總壇,高泰云明白了,這老頭看上了他的這把上古神農(nóng)琴。
高泰云不是一個吃虧的人,他很大方地明說,這把天雷琴是鎮(zhèn)教神物,自己得紀(jì)國后人囑托,尋回此琴就是要放回騰越府。
皇甫靖看他不愿意把天雷琴老實交出,就說玄門中原法壇缺少人鎮(zhèn)守,我老頭子不辭辛苦,總得有個酬勞,平日不愛錢物,只愛彈古琴聽曲兒。
不管皇甫老頭如何說,高泰云就是不答應(yīng)給琴,后來經(jīng)不住老頭問,他說了原因。
這天雷琴威力巨大,他本來是要拿去對付仇家,那慕容復(fù)和佛門高手功力高絕,沒此琴他拿什么去同高手硬抗。
皇甫靖內(nèi)心震動,沒想到這小子拿著琴,果然是要去造殺孽。
他有心強奪,又怕后患無窮,這小子敢硬碰慕容世家和佛門,必然有手段。
只好對高泰云說,用皇甫家族的功法交換。
高泰云心道,我神功絕學(xué)無數(shù),哪里需要功法換神物,他直接掏出凌波微步,讓皇甫老頭看,問老頭家傳功夫是否有這類功法。
皇甫靖看了那凌波微步背后的字,才明白這玄門掌教的師承,他明白逍遙宮的高手甚多,不想豎此強敵,也不再強求要天雷琴。
他只要高泰云承諾,不用天雷琴胡亂殺人,可以贈送輕身口訣。
高泰云氣息悠長,皇甫靖觀他身形步伐,明白此少年下盤穩(wěn)。
可惜修了玄功,空有寶山,卻不懂輕身之術(shù),正說到了高泰云心痛之處。
每次被人打得九死一生,要是習(xí)有輕身術(shù),也不至于狼狽不堪。
高泰云立刻舔著臉,送天雷琴給皇甫靖手里,言此琴暫時留在太初壇三年。
他請皇甫老頭鎮(zhèn)守中原玄教,幫看管一下神物。待中原事了,再帶琴同回騰越府。
皇甫靖一聽,敢情這小子以天雷琴為誘,要騙他去天南打工。不過一想玄門并不是為惡江湖,更是到處濟世救人,活命無數(shù),也不埋沒皇甫家聲,就點頭答應(yīng)了。
如今高泰云的輕身術(shù),進步很快。九玄參合功神奇無比,內(nèi)炁運轉(zhuǎn)奇快,常年修行此功,確實功力變得越發(fā)深厚。
如今結(jié)合凌波微步和皇甫靖的秘訣,他在空中轉(zhuǎn)換內(nèi)炁時長逐日提升,玄門輕身術(shù)的玄奧,有時候讓旁觀的皇甫靖也暗自稱贊
太行山的玄門太初壇,建立在四面百丈懸崖的高臺地,當(dāng)皇甫靖來到此處,看到那太行山里商隊絡(luò)繹不絕,沿途到處有人忙碌伐木的景象,更是震撼玄教的大手筆。
入山徑十幾里,是個小村莊,名東山村,很多商隊的人在此裝卸貨物。
那東山村背后,修了寬敞的馬道,道旁樹木被伐,路寬數(shù)丈。
沿路北行數(shù)十余里,到了太行山腹地的峽谷,向上只能看到一線天上的云,那兩旁高聳的山崖險峰。
玄門雇千人入山擴修馬道,又在懸崖上鑿出天梯,那絕壁鑿出的“之”字型,工程浩大,驚險絕倫。
登上天梯,站在山崖上,回頭向下看。只見那崖下峽谷中,波翻浪滾,濤聲激蕩山間,煞有天險之感。
此處高臺地,只有天梯可上,正是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地。
天梯的上方是玄門太初壇,設(shè)了銅鐘,修筑了石基大殿。
天梯下方有個村子,是山民苦力聚集而成,山民稱之為西山村。
山頂古寨義軍后人,高泰云已請他們下山,在村子修新木房讓其居住。
他選擇此處,也是為了躲避戰(zhàn)亂,高泰云知道,數(shù)十年后的亂世到來,中原大地死傷無數(shù)。
玄門授篆,包含符和箓。玄門對外宣揚,玄符為云氣自然形成,是神仙摹寫的符咒圖文,傳于天南大理國玄門。
玄符神奇無比,以法箓召劾鬼神,安鎮(zhèn)五方山岳,可降妖除魔,更能治病怯災(zāi)。
法箓通常列有神君稱呼,有相應(yīng)的符咒。玄門教眾的神職,擁有品級對等的法箓,能召神將鬼官結(jié)盟誓護身,或役鬼卒神兵施法。
高泰云授篆要做的內(nèi)容很多,玄門要傳授弟子符文,不僅是大洞仙經(jīng),也包括玄門戒律和劍經(jīng)丹訣。
他的玄門,以大洞仙經(jīng)和悟真篇為基礎(chǔ),弟子需要誦唱熟練。
在授篆儀式上,數(shù)百弟子齊聲誦讀天尊高功,檀香陣陣,皇甫靖站旁臺階下,好奇地看著,高泰云正在大殿臺階上,嚴(yán)肅地演法開科。
“鏗鏘!唰!”皇甫靖身后,數(shù)百玄門弟子同時振匣拔劍,沖過來圍著皇甫靖游走,結(jié)陣同時刺出九劍。
玄門弟子結(jié)的是高泰云新創(chuàng)的陣法,這是玄門鎮(zhèn)山法陣,為天玄斫龍陣,只開科授篆和玄門御敵之時才用。
皇甫靖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莊重的授篆儀式,也第一次見到數(shù)百人拔劍,同時對著待授篆之人刺出劍,從沒有任何道派會用劍陣開科。
高泰云以天玄斫龍陣演武授篆,他特意針對心懷不軌的人,若有旁門左道想潛入玄門,會貿(mào)然受驚露出馬腳。
皇甫靖看著那九劍刺來,閃身避開,卻發(fā)現(xiàn)根本未出陣,如是又有九劍刺來,他干脆不動,那劍從他要害處,離體三寸劃過,共經(jīng)歷了六十四次。
他不得不佩服這少年,心機之深,以劍陣開科授篆。如果他要是仇敵,潛入了玄門總壇,不掌斃劍陣那些持劍少年,根本到不了高泰云身前。
剛才他仔細(xì)觀察了劍陣,發(fā)現(xiàn)這劍陣暗含玄奧殺機,幾乎和這臺地險要山勢相呼應(yīng)。
那劍勢之密,也生平未見,飛鳥難逃,他有心想要試陣,誰知劍陣停下。
“皇甫師兄,今日授正三品是天雷箓,歸屬雷符部,傳你五雷神咒和玄門的大洞仙經(jīng),你需要每日早課誦唱。還有玄門戒律,你更需要熟悉?!备咛┰七f上幾本經(jīng)書。
“謹(jǐn)尊掌教之命!”皇甫靖已在旁邊換了玄門紫道袍,過來施禮。
“這玄門官階,今日授你的是天雷箓,位列正三品,蓋了我天南黑布變金印,大理國臣民都是認(rèn)可的,你要守身正則?!备咛┰朴质亲屑?xì)囑咐。
“???多謝凌云掌教?!被矢覆胖?,這天南官方認(rèn)可的玄門,算是名門正派,神職居然等同官府的職位。
“玄門其心是放在大理,除了在中原濟世救人,也肩負(fù)教化天南百萬蠻夷之責(zé),如今總壇放中原,是為了應(yīng)對中原浩劫!”高泰云決定要拉攏這個皇甫老頭。
“中原浩劫?”皇甫靖疑惑地看著眼前這少年。
“二十六年后,北方有蠻人南下,中原有場大浩劫,在此戰(zhàn)死傷無數(shù)!”高泰云看著皇甫靖,定神說道。
“嘶!”皇甫靖聽到這句話,驚呆了。
眼前這少年神鬼莫測,皇甫靖沉思半響,右手不停地?fù)崦削祝恍⌒某断乱桓?,痛出聲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