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三個女人去牢里探監(jiān),莊奎知道了結(jié)果,悔恨交加,無地自容。他該如何向他爹和曉寒交代?
莊家母女心下復(fù)雜,莊曉研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借著這個機緣成就夢想,嫁進她心心念念的郡王府去,而哥哥也因為曉寒的出嫁而平安歸來。
莊夫人終于良心發(fā)現(xiàn)了一回,從小當成粗使丫頭打罵著養(yǎng)大的侄女,長大后竟然不計前嫌,以一己之力救下她的一雙兒女,莊曉寒這般以德報怨,她們又何以報德?
這一輩子最感愧疚的也就是她了。
莊曉寒告誡莊奎:“你兩個妹妹都要出嫁了,以后這個家就交給你了,我也鄭重請你以后能收收心,別在外惹事挑禍了,今后也沒人跟在你屁股后頭給你收拾殘局了。
我出嫁之后能回來的時候若是不多,茶館的事也要托付給你了,你可要好好經(jīng)營,你把我這幾個月賺的銀子全都借走了去泡妞,以后還不知道能不能還回來,要是你敢把茶館給弄得破產(chǎn)了,你看我到時回來怎么收拾你!…”
莊奎一臉羞愧:“曉寒,哥哥對不起你!”
莊曉寒擺擺手:“算了算了,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做事別在像以前那樣由著性子來,這個虧也算是吃的值了。不過,你還得在大牢里多呆幾天,等我三天之后回門了,你才可以出來,所以,這幾天安毋躁,別再鬧事了,可記住了?”
莊奎點頭如搗蒜。
全家人一致要求莊曉寒務(wù)必要從莊家出嫁。莊曉寒同意了。
吳家在三天里將三媒六聘趕流程一樣走完了,莊家府上眾人只見到聘禮像流水似的往莊家送,卻一直都不見那位神秘的姑爺出來露一面,連吳家夫妻都沒來莊家一趟。
吳家夫妻不來莊家可以理解,也許是還有恨意未消,也許是怕借景生情心里難過,但是那位即將要娶妻的姑爺也不露面,大概在他們那邊,真的當莊曉寒嫁過去是去抵罪的吧。
想想也是如此,那莊曉寒以后的日子還能好過得了嗎?
除了莊家母女,莊家那幾個下人和茶店的全部人手都替莊曉寒不值。
值不值的,莊曉寒心下明白,自己早就得罪了靖王府,如今只不過是遭到了遲早會來的懲罰了而已。
沒有莊奎這件事,將來還會有別的事發(fā)生,反正最終都是要自己來扛下所有。
何德何能,自己要以一己之力,護著莊家,對抗著韓家、靖王府,這般大的本事,自己該不該得意個先?
她和韓朝是根本就沒可能的,現(xiàn)在韓朝想不明白,將來也一定會明白的;
原來心里對聶凌還有點喜歡,這事一出,想喜歡也喜歡不上了,自己這回嫁進靖王府,他也在靖王府里當差,沒準以后還要抬頭不見低頭見了,真是尷尬。
一通騷操作,落得這樣的結(jié)局,也許會讓城里的某些人幸災(zāi)樂禍一把吧。
這幾天莊曉寒活得像在夢中一樣,有些恍惚和凌亂:自己在這個異世的婚姻,就這么的被決定了?
整個一盲婚啞嫁啊。
不知道那個吳家的小兒子到底長啥樣,時間太趕了,都來不及打聽一下是個啥樣的人。
其實大家都在心里嘀咕:吳家這位莊曉寒未來的夫婿吳友仁,一直不露面,是不屑來、不愿來,還是像他那死去的哥哥一樣,丑的都不能示人了?
媒人解釋說了,吳友仁被靖王爺派出去當差了,已經(jīng)都出去半個多月了,路太遠,府上已經(jīng)飛鴿送信給他了,保證成親的那一天一定能趕回來!
莊曉寒心里直吐槽:什么吳有才吳友仁的,叫這么個名字,到底是有才還是沒才,有仁還是沒仁,亦或者根本沒這人?
不過趕不回來就不要趕了,最好一輩子都別回來,這樣我既掛名出嫁了,又不用伺候什么男人,真舒坦了!
莊夫人一力承擔(dān)了全部的親事操辦,把她的親閨女和府上的下人指使的團團轉(zhuǎn),莊曉研腳打后腦勺跑得飛快。
母女倆第一次在碰到莊曉寒的事情上統(tǒng)一思想,行動一致,且心懷感激、毫無怨言。
晚上送走客人的時候,莊曉研憂心忡忡的問母親:“娘,我們要不要寫信跟爹把家里的事說一下?”
莊夫人默默的看著自己女兒的臉,嘆了一口氣:“等把曉寒的婚事辦完了,娘親自寫信說明,要殺要剮,都由著你爹去了?!?br/>
想也想得到,莊繼昌要是知道家里發(fā)生的事,怕是仗也不要打了,飛也要飛回來弄死她兒子了,做娘的沒別的想法,只能為自己的孩子扛下所有的抱怨。
韓太師目前還不想和韓朝說明近期發(fā)生的事,莊曉寒早已經(jīng)放棄了韓朝,莊曉寒嫁給誰都跟韓朝沒關(guān)系,她早點嫁掉,他家韓朝也早點死心。
是不是出嫁的好日子已經(jīng)沒人計較了,莊家還有個人在大牢里眼巴巴的等著出來,靖王府也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怕她逃走,莊曉寒前有狼后有虎,也只能把心一橫:前面縱是龍?zhí)痘⒀?,她都只能往前走,已?jīng)沒有選擇了。
至于她對于這樁婚事是個什么的想法?就算有,誰又在乎她的心情呢,誰又反抗得了現(xiàn)狀呢?
好在靖王府里送過來的聘禮都不少,至少莊夫人看來還是很滿意的,當然她是再也不敢起任何霸占的心思了,可惜的是莊家拿不出多少的陪嫁物品了,不然,她真的要在莊曉寒面前表表謝意。
茶館的人知道莊曉寒要出嫁了,都非常惋惜,小六子氣的暴跳如雷,直嚷嚷著要去找那個什么的吳友仁算賬,老漆唉聲嘆氣的。
茶館走了莊曉寒,就如同走了主心骨一樣,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
莊曉寒安慰他們:“都打起精神來!我只是出嫁了,又不是出家了,茶館還是我的產(chǎn)業(yè),以前我在的時候是什么樣,以后大家還是怎么樣干活!誰要是敢在我走后惹事怠工,等我知道了,我爬也要爬過來扒了他的皮!”
說得大家想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縣主知道了,派那個婢女給她送來了一對金絲手鐲算是添妝,莊曉寒嫁了,韓朝徹底斷了念想了,那她和韓朝還有沒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