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為何離開隱仙派,而進入通微派?”
“什么叫做離開,通微本來就是隱仙的分支,我創(chuàng)立的門派多了,屋山派聽過沒?那時候,里面可都是妖.....”
“妖?”
“妖有什么奇怪的,你還是魔呢,相比于魔來說,還是妖更親切一點?!?br/>
姬象帶著沈小姑娘,跟隨張三豐從山門處離開,飛遁之間,進入一處秘地,山谷幽深,隱有讀書之聲傳來,有一條道路進入其中,那是昔年朝廷所修的三百條武當?shù)缆分?,大石鋪滿地面向前延伸,不遠即通微觀所在,觀門不大,瓦屋七間,香火之氣濃郁非常。
“誰人在讀書?”
沈小姑娘抬起頭,較為好奇的詢問,張三豐則是微顯精神,拍手對姬象道:“她能聽到那聲音,真不錯,上次你讓天師送來的那個孩子也能聽到,帶了兩個有上乘根骨的人來,這算是你為咱們門派做的兩件大好事?!?br/>
“祖師爺爺,這聲音是什么?”
沈小姑娘也立刻脆生生的攀關(guān)系,祖師爺爺一叫上,張三豐便眉宇舒展,心情變得好了:
“通微派是在成化年間成立的,這里原本是一個隱士鬼修行的地方?!?br/>
“你所聽到的,就是他當年留在這里的讀書聲,聲音摹刻在山崖石壁之中,近百年而不息。”
小姑娘吃驚不已。
成化年間,那是真的很早很早了。
姬象也是知道這個隱鬼的,據(jù)說是已經(jīng)修到了純陰之境,這是鬼仙的至高修行,對應(yīng)的是純陽境界。
能在陽氣充盈的人間,修到純陰的層次,可謂是十分驚人了,但是在沖擊飛升之時失敗了,魂飛魄散而亡,留給世間的只有這一部隱經(jīng)余韻。
“能聽到的話多聽聽,這部經(jīng)文對于魂魄的安定,有十分顯著的功效?!?br/>
“自古以來沖擊仙人者不勝枚舉,沒有幾人能夠成功的,表山河現(xiàn)在想要成仙實在是太難了。”
張三豐說著,又唾了姬象一聲:“都是你們這些魔頭的過錯啊?!?br/>
“既然天地的靈氣不充沛了,魔考的劫難就應(yīng)該適當?shù)姆诺牡鸵稽c?!?br/>
姬象聽著老頭這么無賴,也是無賴的回應(yīng):“師父此言差矣,尸解就不需要魔考,輕輕松松睡一覺醒來就是神仙了?!?br/>
心中想著,現(xiàn)在進行尸解,下一覺醒來直接就是二十一世紀咯。
“師父說成仙困難,但是您的修行可是真正的仙人啊。”
張三豐在前面頭也不回:“留在人間的仙人有幾個?”
“那些沒醒的也算?”
姬象問了一句。
張三豐搖頭:“不,我說的是醒來的,現(xiàn)在你所能知曉的仙人,除去尸解蘇醒者,有幾人?”
“兩位尸解者,天師,一個宋仙,還有三個不認識的,其中一個妖氣濃郁?!?br/>
“現(xiàn)在看來,三個不認識的人中,有一位就是您了?!?br/>
姬象回應(yīng),張三豐帶著兩人進入通微觀,觀中的弟子挺多,一眼看過去有十七個在罰站,順天府中被天師帶來的匠戶孩子也在其中,把頭發(fā)梳成大人模樣,然后抱著經(jīng)書站在門口,聽著一位青衣道士的嚴厲訓斥。
青衣道士耳著銅環(huán),袖有胡桃,手腕戴著鈴鐺,晃動之時如發(fā)霹靂雷音,綿長不息。
看到姬象回來,那匠戶孩子的眼睛頓時放光,只是邊上青衣道士還在訓斥,他又很快低下頭去。
姬象會心一笑,與那青衣道士相見,互相行禮。
“姬師弟功行圓滿,回歸武當?這也太快了點。”
“回連師兄話,還未曾,此間回來.....”
張三豐打斷兩人敘舊,對青衣道士開口下令:“步云啊,把那兩個昏睡小家伙帶到我的屋子里來?!?br/>
青衣道士應(yīng)了一聲,讓諸多弟子繼續(xù)罰站,隨后他去了道觀的后院。
這時候,三人進入到觀中屋舍,張三豐拉了三個蒲團,一人一個的坐下來,慢條斯理的道: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人了嗎?”
姬象稍加思索:“徐福,他還活著,但我的感應(yīng)中,他不算八個仙人之一。”
“徐福...哦,那個老東西確實不算仙人,待在東瀛時他才是仙人,出來了就不算了。一個偽仙而已,據(jù)說他這個樣子,是當年照貓畫虎的模仿董仲舒,聚集國運加身,要搞個天道合一,那時候天道還是和人間很近的,徐福希望弄個地上神國出來,結(jié)果出了岔子導致他自己的本體被關(guān)在那列島上出不來了,里山河也回不去,就在表山河茍延殘喘著,其中細節(jié)我就不知道了?!?br/>
“曾經(jīng)尋找過東方朔試圖加入對方,但最后卻反目成仇,方士也分成兩派了,大抵是在東方朔麾下混不下去的方士都去徐福那里混,就像是秦末時候那個滄海君一樣,到處撿垃圾?!?br/>
“當然,我說的不是徐福一個人,還有其他人,在晉朝以前的,他們和你們的修行方法不一樣的,所以你身為天魔,可能感應(yīng)不到他們,就像是你說尸解仙也不用魔考,畢竟魔考這種東西,在晉代以前也是沒有的?!?br/>
“但是,嚴格的來說,真正魔考的確立,是在宋代的初期。雖然晉代的修行界已經(jīng)有了魔王的說法,但是中間經(jīng)歷的動蕩太久,到了隋唐二代,他們有自己的修行方式,不依靠前人的恩澤,所以唐仙是特殊的?!?br/>
“后來到了宋,那之前的修行,干好事干壞事全憑自身的心思,直到這時候有些人出來了,說這樣不行啊,要規(guī)范一點,于是接引了元始天尊的神位,不知道從哪里終于成功的拉來了一群天魔,于是就有了魔考?!?br/>
姬象若有所思:“尸解之外的成仙法?”
張三豐:“這里就要說一下地仙了?!?br/>
“地仙者,金丹大道,不得天仙之術(shù),我等如今,以修成金丹作為進入地仙層次的證明,以沖舉飛升作為進入天仙層次的證明?!?br/>
“葛洪所謂,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
“仙道所依,則為亦離亦合之相!合則乘云駕龍,是指天仙:離則尸解化質(zhì),則為尸解仙!天仙為至生,尸解為至死,道教的修持不像是儒教一樣秉持中庸之術(shù),而是兩極分化的陰陽之術(shù),想要有大成就,要么生,要么死!”
“而地仙者,既無尸解之形,也無天仙之才,止游于人間不得大神通力而已,其實是中庸之道,是為那些既不能成為天仙,也不敢進行尸解之人準備的道路,也就是如今的修行之道,即金丹之術(shù)?!?br/>
“所以,有些天仙未滿,地仙未蛻的修士,他們的形神會逐漸腐朽,這是因為地仙依靠煉形駐世,不成天仙,形神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道行的退轉(zhuǎn)、瘴氣侵害、種種污穢之氣浸染、香火中毒等諸多現(xiàn)象,而逐漸朽爛。”
“而這些修到半個天仙之形的修士,譬如徐福,他的形神一定換過很多次了,因為他們的形神已經(jīng)不屬于人間的人形,而是有了仙人之形,可是表山河并沒有供養(yǎng)仙形的環(huán)境,于是形神朽爛就是正常的現(xiàn)象,外形朽爛的同時,心智也會同樣腐朽,最后變成不人不仙的怪物?!?br/>
“下降到人間的天仙也是一樣,到了人間,就是被貶謫的仙人了,人間成就的仙人,可以上去到里山河,但是不能輕易下來,即使下來也需要毀掉過去的仙人之形,然后退轉(zhuǎn)自己的境界,這也是同樣的道理?!?br/>
“這些晉朝以前的仙人,由于那時候的修行方法不統(tǒng)一,有些人修出了完整的天仙之形,但是卻沒有仙人的偉力,長久駐留在世間而沒有仙力,最終消亡了自己的存在根基,只剩下一道無意識的虛幻形神,此時已經(jīng)不能說他們還活著了;有些修出了天仙之力卻沒有天仙之形,于是本來的形神也逐漸朽敗,這種人可以叫做假仙,可由于沒有仙人之形,其實也就不配有仙人之名,假仙只是我們真仙對他們的統(tǒng)稱,說他們是仙人,其實也是不太恰當?shù)??!?br/>
姬象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之前看二轉(zhuǎn)仙丹上,內(nèi)景神牌所顯示的,所謂的偽仙與假仙,是這么個意思!
居于一處不可移動而稱仙者為偽也!仙人無拘無束,朝游滄海暮棲昆侖,在某一地才擁有仙威的人就是偽仙。
朽爛形神,徒具威能者稱假也!因仙人之性不朽,朽敗者非仙,所以才說有力無形者為假仙。
此時,瓦屋門戶緩緩打開。
谷欻
青衣道士將那二人送來,二人閉著眼睛,像是被控制的傀儡一樣走進來,張三豐又伸手,三清神像下飛出兩個爛蒲團,青衣道士輕叱一聲坐下,二人便落座蒲團之上,低眉垂首,緊閉雙眼,呼吸平穩(wěn),卻仿佛斷了三魂一樣不能醒來。
姬象也看到自己的三尸神,三個小尸神跟在后面游蕩,已經(jīng)失去了雙腳,看起來如游魂一般孤苦無依,但它們并無自我意識,僅是根據(jù)姬象的命令行事,此時三神歸位,化為三道香火之氣回歸姬象身中。
張三豐摸著胡須:“說來奇怪,這三尸到底是你的,還是我這徒弟的?”
姬象吸入香火,恭敬回應(yīng):“是我的?!?br/>
“我有生人三尸之術(shù),自然也可以對自己用?!?br/>
張三豐頓時面色一變,指著姬象道:“所以老道最怕你們這種東西了!”
那青衣道士此時有些疑惑,自家老師怎么指著自家?guī)煹茉谶@里罵罵咧咧,還說什么“這種東西”。
張三豐看看青衣道士,擺擺手讓他出去,青衣退下,張三豐又罵道:“老道好不容易斬卻三尸,就怕遇到你這種東西,讓老道三尸再生!”
姬象失笑:“如此!師父是斬尸之仙,害怕弟子之處原來是在這里。”
潞王曾經(jīng)提過,成仙之法眾多,斬三尸是其中的一種,而且較為苛刻,非大毅力者不可功成,因為尸神在傳說中是上天派在每一個人身軀中進行監(jiān)察的神靈,與人體本身是同根同源,難以殺除,而一旦斬卻三尸之后便可消滅死名,天下任何陰法不可加身,是不死不滅之身。
看張三豐板起臉來,姬象連忙岔開話題,講到青衣道士:
“不曾想連師兄身上氣息內(nèi)斂,神光不見,只余下眉頭一點清光,顯然是煉神大成,距離純陽境大放光明之相,已經(jīng)不遠矣。”
“那你要為他開方便之門?”
張老頭沒有好氣。
“那倒不行,弟子還沒有修到那種境界?!?br/>
姬象也坦然自己修為不夠。
張三豐想要姬象為連步云開方便之門,姬象卻還沒有辦法做到幫人考試作弊這種操作,最多是對小魔考進行一些干涉,大魔考要干涉,像是潞王那樣,那就需要考試者本身就犯有大罪,諸天魔王才會下界過來,但那是因為自己打小報告的原因。
想要幫人渡魔王劫,姬象自認修行還差得遠呢。
至于張?zhí)鞄熌谴?,那是純屬意外,屬于自己考試時才能進行的額外操作,已經(jīng)不能再來一次了。
張三豐聽到姬象說打小報告,臉色頓時又變了一下。
“你說你還會給魔王進讒言?”
姬象:“只是匯報人間的種種善惡之事而已,怎么叫讒言了?”
張三豐:“這不是尸神的工作嗎?你根本不是天魔,你是尸神成精吧!”
姬象:“那師父您這種斬卻三尸成仙的,一定都是大大的奸佞了?!?br/>
張三豐氣得不輕:“天魔也會修行!”
“當然,天魔自有修行之術(shù)?!?br/>
“是玉清隱經(jīng)吧!”
“!”
張三豐顯然也不知道天師沖舉的細節(jié),但是口中說出天魔修行的玉清隱經(jīng),姬象略有驚訝,旋即卻神色釋然。
“被我道破修行精妙,為何不驚?”
張三豐故意詢問,姬象坦然回應(yīng):“曾有里山河上清仙人說出天魔滅景術(shù)之名,且明言此經(jīng)不該出現(xiàn)于人間修士身上?!?br/>
張三豐哼了一聲,而后解釋:“天魔滅景,玉清隱書,過去也只是在典籍中見過,真正會修行的還是第一次碰上,以前傳說上清有大天賦者想修持此經(jīng),但是結(jié)果都是死相極慘,被萬魔啃噬分魂而亡。”
“所以得出結(jié)論,玉清隱書是天魔修行之經(jīng),不是凡人所修之物,但你也知道,世間沒有玉清道,只有太清道和上清道,玉清之道是上清之道的源頭,卻也可以說是分支,畢竟玉清修士人數(shù)太少,也就歸類在上清之中?!?br/>
“而玉清有隱書,太清、上清自然也有隱書,其中上清隱書就是上清祖經(jīng),也稱祖符....”
姬象:“略有耳聞,據(jù)說上清祖經(jīng)已在人間現(xiàn)世,只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上清派的兩脈正在為此插手人間之事。玉清修魔,上清修的是什么?”
“修鬼,修的乃是鬼神之道?!?br/>
張三豐站起身來,指著被送進來,坐在蒲團上的兩個人:“這兩個人現(xiàn)在所遇到的情況,就和上清之術(shù)有關(guān)?!?br/>
姬象看向馮秀才和狐小十,眉頭深皺:“上清茅山我已前去,大鬧一番,不曾見過這種法術(shù)?!?br/>
“你把上清鬧了?”
張三豐吃了一驚:“你有這膽子,你可知道上清背后有兩個大天宮,六個小天宮,十一個飛升巔峰,還有有兩個天心境!”
“別看表山河他們不如太清道,里山河的勢力可一點不弱!”
姬象詫異:“殺了上清旁祖,重傷上清三祖,弟子倒是覺得,也沒有那么厲害。”
旋即想到了什么,又忽然好奇道:“說起來,弟子重傷上清三祖時,用的是您的無根之術(shù)。”
“什么!無根術(shù)?你怎么會我的無根術(shù)?這天下除我之外,其他會我無根術(shù)的人都死了,我沒有教過你??!”
張三豐大吃一驚,無根之歌倒是他傳下來了,但是無根之術(shù)他在正統(tǒng)年后就沒有再傳給誰了,連他自己都化了好幾次名字,并且返老還童再重新長大了好幾次,就是為了洗掉張三豐這個身份。
姬象自稱用無根之術(shù)重創(chuàng)上清三祖,張三豐毫不懷疑他是在吹牛皮。
“此事為真,弟子不曾虛言,上清派之事,其實怪異之處頗多,分化自家門人,又前去搶奪陰山法界,創(chuàng)碧游之宮,棄青萍之劍,不過師父所謂上清隱經(jīng)是修鬼神之術(shù),那碧游宮搶奪陰山法界的事情,似乎可以說得通了....”
“你真的傷了上清三祖?可是那許長史!”
“是許長吏?!?br/>
“你怎么學的我的無根之術(shù)?”
“弟子乃是天魔,天魔自有大智慧,如何學不得?虛無一悟,就自然掌握了。”
姬象大氣不喘的自吹,張三豐攝來一章無字白符,指著道:“你寫給我看?!?br/>
姬象自體內(nèi)化出一道鉛氣,運轉(zhuǎn)天地之根性,以神文書寫在白字符箓上,張三豐一看,頓時失神:“竟真的是我那無根之符!”
“隱仙不傳之秘,如何被天魔知曉!”
隨后又有些惱火:“你用無根之術(shù)傷了上清三祖,我也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罵,若是過去我肯定好好夸你,但現(xiàn)在么,隱仙派怎么惹得起這般龐然大物!”
姬象愕然,剛要道歉,張三豐直是捶胸跺腳,長吁短嘆:
“你這樣亂打一氣是打不死人的!”
“你等著,我這就給去你師祖火龍真人發(fā)個消息,讓他馬上把上清三祖刺殺了,這樣我們隱仙派就能安穩(wěn)一段時間了!趁他病要他命,在他報復我之前,趕快先報復他?!?br/>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