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圍房回來,潤娘便一直悶坐在里屋的炕上,拿著卷書對著窗戶發(fā)呆,午飯也只隨便吃了幾口。魯媽只當她是無人說話才有些神思昏沉,因此只顧自己忙去。潤娘獨自一個坐在炕上,心里萬分忐忑,自己的身份,知盛是已經(jīng)知道了,聽華嬸那日的口氣,怕是也疑心過的,今朝大奎那話說了一半,到底是個甚么意思!她越想就心里就越亂越不安,可是偏又不能同別人說,正當她胡思亂想之際,知盛在外稟道:“蘇大官人來了?!?br/> “蘇大官人!”潤娘一時沒反映過來,愣了一會才想起是自己娘家的大弟,潤娘與他一同上過幾年的學,雖談不上姐弟情深,在蘇家兩人卻算是處得好的了。而此刻這個弟弟對潤娘而言,卻只是記憶中的一個模糊身影,本不想見的,轉(zhuǎn)念一想畢竟是姐弟,而且未出閣前倆人也還有些情份,便吩咐道:“請了大官人到堂屋里坐,叫魯媽倒茶。”
她自己則進了臥室對著妝鏡略收拾了收拾,才往堂屋去,一挑簾子,就見一個身著白細葛布裥衫的少年坐在下首的太師椅上,他雖與潤娘非是同母,倒也有七八分相像,尤其是一對眉眼,疏淡的眉型,有些迷蒙的杏仁眼,眼皮子又總搭著,再配上那張細嫩的瓜子臉和單薄的身形,真真是秀氣過了頭,潤娘只瞧了一眼,心里便有些不大喜歡,一個男孩子怎么長得這么女氣。
蘇則文見潤娘出來了,忙站了起來:“阿姐這些日子身子可還好?我早就想著來看阿姐,只因開春就要赴考了,因此總都不大出門便耽誤了。”
潤娘在上首坐了,接過魯媽倒的茶,看著他似笑非笑的面容,只覺著虛偽,前不久自己才把他母親給趕出門去,要說他識大禮,來替母親賠禮,總不至于拖到今日。要說他是特意自信安府來看望自己,她可不信,潤娘心里雖頗是不然,面上卻溫和親切地向他笑道:“勞你掛心了,我一切都好?!?br/> 蘇則文聽她口氣冷淡,也訕訕地坐下了,端著茶盅張了幾次嘴,又都把話咽了回去。潤娘看在眼里也不做聲只管低頭喝茶,隔了一會,蘇則文耐不住了,道:“上回的事是阿娘糊涂了,阿姐莫放在心上才好。”
潤娘笑道:“哪里話來,二娘雖行得不對,說到底也是為我好,哪里就放在心上了?!?br/> 蘇則文聽了潤娘的話露出三分喜色,道:“我就說阿姐是個明白人,再不會怨怪阿娘的,阿娘偏是不信,我?guī)状蝿袼齺碜邉幼邉樱雇⒔阒脷?,硬是不肯來?!?br/> 潤娘笑了笑沒說話,心里卻道,蘇陳氏倒有自知之明不敢再登周家的門。不過今朝這個蘇則文大老遠的跑了來,怕是有事相求吧。
“其實上回那事,實在的也怪不得娘親,她在家聽說周家?guī)讉€叔伯欺負阿姐,便急得不行,一門心思要給阿姐尋個好親事,說到底也是心疼阿姐,只怪她那急性子把話說僵了,弄得一家人倒生分了。”
“一家人!”潤娘垂首低眉,掩去眸底那一絲冷笑,不知這個娘家大弟還會扯出甚么惡心人的話來。
“不瞞阿姐說,自父親過世后,家里的日子便一年不如一年,往年阿姐在家,阿娘還勉強支撐只怕委屈了阿姐,今年阿姐出閣算是辦了件大事,家里就越發(fā)的捉襟見肘了,連冬至那日也都是隨便祭了祭祖便罷。阿姐知道的,父親在時我便同朱家的小娘子定了親,如今三年的孝滿了,今年朱家就催了幾次,因阿姐出閣娘親才硬拖著的,可明年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拖了,況且明年開春朝廷又開恩科,我也想下場試試,能不能中倒在其次,也算去經(jīng)歷一番?!?br/> 潤娘心里直冷笑,這個蘇則文看著斯斯文文,真沒想到他的臉皮竟比城墻還厚!你娘怕委屈了我,所以才把我跟魯媽趕到偏院去住,一日三餐都是清湯寡水,一年到頭也就年節(jié)下見點葷腥,至于新衣裳那更是做夢,還有那每個月的月例,其實也就一絡錢,都斷了不知多少年了。
我出閣家里辦了大事,還真是大事??!我的陪嫁統(tǒng)共也就幾床被褥,并春夏秋冬四套衣服,再就是一支銅火熜。至于首飾莫說金器了,連銀器都沒見著一件。虧得周家老實,換一戶人家還不得把這新娘子給原轎抬回去啊。對了,今朝喜哥兒穿的那件海棠紅的緞面大氅就是她陪嫁的唯一一套冬衣。
而周則文竟能如此睜著眼睛說瞎話,且是侃侃而談從容不迫,也還真是難為他了。
魯媽在旁聽著,按不下心中的火氣,才要開口,潤娘已涼涼地說道:“你說了這么一大通,不就是想跟我借錢么!”她心里是很不愿借的,但想想總歸是親弟弟,又是成親又是赴考的,都是大事,他既開了口,多少也意思意思吧。
周則文聽了倒愕愣住了,過得一會笑道:“我也曉得阿姐不容易,要不是家里實在艱難,也不能跟阿姐開這個口?!?br/> 潤娘扯了扯嘴角,意味深長的笑道:“我知道,要不是實在沒法子了,你也不能大老遠的跑來找我?!笨粗軇t文一臉期盼的笑著,她突地話鋒一轉(zhuǎn):“可我也實在是有心無力,家里那些佃戶也欺負咱們孤兒寡婦的,地租子總收不上來-----”話到此處,果見周則文面色登沉,潤娘卻又轉(zhuǎn)了口氣:“不過既你開了口,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br/> 周則文惟恐潤娘又變了主意,趕緊笑道:“阿姐素來心疼我的,再說了明春我果然中了進士,阿姐對著周家那些老家伙底氣也足一些,看那些佃戶還敢不敢欺負阿姐了,其實也不用多少錢,有個兩百貫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