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澤爾說干就干,馬上指揮部隊展開行動。
在巴澤爾這分配任務是以排為單位,每個排負責三條街區(qū),另外巴澤爾再帶著連部負責一條,就把英軍進攻正面的十條街分配完了。
到了各排,排長又進一步把任務細化,也就是以班為單位把任務分配下去。
事實上,這時的任務已不完全是以班為單位進行分配,主要是因為部隊減員太大,比如伯爾格的2班……伯爾格殺死了六名部下,自己被處決,再加上還有兩個在沙漠里沒走出來,最后只剩下一名士兵。
這名士兵當時的情況是在沙塵暴來臨時就被吹散了,所以就沒有跟著連隊一起去追布什拉,這使他因禍得福幸存下來。
一個班只有一名士兵,顯然是無法獨立完成任務,于是庫恩就把他編到三班……德軍按正常的編制應該要有四個步兵班外加一個50mm迫炮班(3人),再加上排部(5人)滿編的一個排就有48人。
但在實際戰(zhàn)斗中因為減員且來不及補充往往沒有這么多人,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編制暫時空著,士兵調(diào)到其它班湊成一個滿員班,這樣更好指揮也更容易協(xié)同。
秦川所在的這個連隊減員就十分嚴重,一個排往往只剩下兩個班甚至一個班,再加上任務的時間又緊迫,這使巴澤爾不得不把連里的后勤人員比如炊事班都調(diào)來湊數(shù)。
“中士!”幾名背著步槍的士兵走到正忙著抬汽油桶的秦川面前,說道:“上尉讓我們來向你報道,我們該做些什么?”
秦川不由看了巴澤爾一眼……這本不是秦川的事,這些士兵應該到庫恩那報道才對。
巴澤爾正好轉(zhuǎn)過頭來,看到投來疑惑眼神的秦川就回答道:“庫恩不在,你給他們分配下任務讓他們負責一條街!”
“是,長官!”秦川回答著,然后就指著旁邊的一條街道說道:“看到那條街了嗎?你們要做的就是沿著街道往敵人的方向走,不要與敵人接觸,要始終與敵人保持幾百米的距離,我們的汽車會把汽油桶運到適合的位置,你們要做的就是把汽油搬進街道兩側的建筑里,然后在汽油桶上扎幾個洞讓汽油流出來,明白了嗎?”
“明白!”幾名士兵回答。
“去吧!”秦川交待道:“注意安全!”
“放心吧,中士!”幾名德軍士兵興奮的回答著。
秦川以為他們能做到,因為相比起與英軍正面作戰(zhàn),這任務可以說既簡單又安全……英國人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摧毀建筑上,士兵們只要記住與英軍保持距離就可以了。
但秦川卻低估了這些來自炊事班的伙頭兵的“勇氣”,確切的說是好奇心……這些伙頭兵雖然入伍有些年頭了,但真正與敵人作戰(zhàn)的機會卻不多,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距離前線3至5公里的地帶與鍋碗瓢盆打交道,這使他們潛意識里有一種到最前線去看看敵人的沖動,就算沒能擊斃敵人放幾下空槍也不枉當兵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