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越手里接下范家莊,李植便正式上任,成為管隊百戶官了。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植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范家莊這個屯堡內(nèi)大掃除,清除堡里的垃圾和人畜糞便。
李植穿越到這個時代,最不習慣的就是明朝差勁的衛(wèi)生。以前李植是一介商人只能管著工廠和作坊,但此時李植是一莊之主官,有能力改變范家莊一地,他當然要從范家莊做起提高衛(wèi)生條件。
此時是七月,并非農(nóng)忙時候,整個莊子的所有軍民都被李植動員起來參加掃除。
李植組織莊丁在莊子外面挖了一個大坑,要把清理出來的垃圾全部運到這個坑里面。明代沒有塑料什么的,不需要考慮降解問題,埋在地下過幾年就全部腐爛了。
李植帶頭,全莊人忙活了一天,在莊子里清出了一百多車垃圾。垃圾實在太多,才運一半就把那個大坑全填滿了,李植只能組織人手在旁邊又挖了一個坑。
清理完現(xiàn)存的垃圾,李植又和軍戶們約法三章,嚴格規(guī)定以后不許軍戶們亂扔垃圾。所有垃圾全部丟到李植布置在全莊各處的二十個大垃圾桶里,由李植安排人專門清理。
亂丟垃圾的,杖責十下!
不僅如此,李植針對莊內(nèi)大多數(shù)軍戶家庭沒有茅廁的現(xiàn)狀,組織軍戶們改造了二十間廢棄的屋子,把這些屋子挖成公廁。平均每十五個人使用一個公廁,這十五個共用公廁的人輪流清掃公廁。如果專人檢查時候發(fā)現(xiàn)公廁沒有清洗干凈,前一天清掃的人杖責十下!
每個公廁都建有化糞池,用來基肥。
把這些事情做完后,整個屯堡頓時面貌一新,就連那令人作嘔的臭味都消失了。走在莊里的道路上,那道路上下十分清潔,再找不到什么垃圾。
道路兩側的垃圾糞便清除了,李植又帶人在道路兩側挖排水溝,防止下雨天道路積水無法通行。
莊里衛(wèi)生條件一下子改善了,軍戶們都十分欣喜,看向李植的目光都多了幾分期待。說實話,軍戶們也是正常人,也不愿意像豬狗一樣在垃圾糞便堆里過日子,但明末這個時代最缺乏的就是組織力,凡事都壞在一個各自為政上。以前的管隊官不管這事,百姓們無人組織,垃圾糞便只能亂扔。李植稍微一組織,成本無非就是雇傭兩個人每天專門收垃圾,莊內(nèi)便煥然一新。
整頓完莊里的衛(wèi)生,李植就開始處理莊里的人事關系了。
李植這幾天在莊內(nèi)觀察下來,發(fā)現(xiàn)莊內(nèi)最大的貪官就是前任管隊官。他不但克扣軍餉,吃空餉,而且還役占士兵。克扣軍餉好解釋,就是欺占士兵的月餉。所謂吃空餉,就是兵士逃亡后管隊官不重新招募,把逃亡兵士的兵餉吞進自己腰包。所謂役占士兵,就是把士兵當農(nóng)奴用,讓士兵去百戶的私田上勞動。
士兵的月餉都是管隊親手發(fā)放的,百戶以下的總旗小旗都無法對軍餉動手腳。不過錢上動不了他們就動人,兩個擔任甲長的總旗同樣役占士兵。
這樣層層剝削士兵,士兵的生活十分艱苦,難怪范家莊的莊兵們逃亡地這么嚴重。除了跑不掉的老弱病殘,年輕人幾乎都逃走了。
李植首先做的,是把兩個正七品的總旗甲長找來,向他們劃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