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頭鐵的魏征
接下來的幾日,豆芽菜的生意依然紅紅火火。
諸多開始研究豆芽菜的商家,還沒有掌握豆芽菜的真正技術(shù)。
因為天氣的原因,他們的綠豆連芽都未曾發(fā)出來。
太極宮。
顯德殿。
文武百官齊聚殿內(nèi)。
李世民一身龍袍,龍虎精神的大踏步邁步而來。
“臣等,參見陛下!”
在房相杜相的帶領(lǐng)下,文武百官們,施禮參拜。
在大唐時期,除非重大祭奠,其它時間,是沒有跪拜之禮的。
“眾愛卿平身!”
李世民正襟危坐。
在顯德殿內(nèi),李世民盡顯天子風(fēng)范。
一身霸王之氣,彌漫全身。
今日早朝。
最重要的議題。
便是今年的春耕生產(chǎn)問題。
眼看已經(jīng)進入二月,冰雪已經(jīng)開始融化。
凍土也開始解凍。
這是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個春耕。
一年之計在于春!
李世民自然非常重視。
為此,李世民決定派兩名戶部侍郎,前往除了關(guān)隴之地以外,北方重要的產(chǎn)糧之地。
河北道和河南道,進行巡視!
戶部,在李世民登基稱帝以前,一直稱之為民部。
因為和李世民,有一個字的沖突。
所以李世民仔細(xì)斟酌過后,將民部改為了戶部。
這一改變,足足流傳了一千多年。
對于陛下的安排,群臣自然俯首附和。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世民每逢說這句話的時候。
群臣就等著,趕緊收工回家了。
說白了。
大唐時期,當(dāng)個官員真不容易。
特別是在長安城當(dāng)官更不容易。
能踏足朝堂之上,每日參加早朝的大臣們,那就更加不容易了。
說難聽一點,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
距離皇宮較近的官員們還好,比如房相杜相和長孫無忌等人。
他們的住在永昌坊,和皇宮僅僅一街之隔。
即便是晨鐘響起,他們還可以美滋滋的繼續(xù)打個盹。
而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大多數(shù)的官員,距離皇宮還是比較遠(yuǎn)的。
此時,馬車是最主流的代步工具。
就馬車的速度。
他們一旦聽到晨鐘響起,便要一骨碌從床榻上爬起來。
然后緊張的如廁,洗漱。
不緊張不行?。?br/>
蹲茅廁蹲久了,妥妥的要遲到的節(jié)奏啊!
所以,睡眠嚴(yán)重不足,是大唐官員的常態(tài)。
沒有辦法。
只能等退朝以后,趕緊回府,繼續(xù)補個回籠覺。
所以,李世民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對他們來說,感覺是最幸福的時刻。
可是,一個身材瘦弱,個頭矮小的官員,出班站了出來。
眾人定睛一看。
完犢子了。
竟然是魏征出班了。
但凡魏征出班,那肯定是有事要奏報的。
“陛下,臣有事啟奏!”
魏征一開口,引來群臣一片白眼。
早點退朝,它不香嗎?
若是眼神可以殺人的話。
估計魏征現(xiàn)在,已經(jīng)七零八落了。
“哦,玄成所奏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