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此次使得乃是“七探盤龍槍”法,剛一與張遼照面,便祭出一招“龍戰(zhàn)于野?!?br/>
張遼不敢怠慢,忙舉刀相迎。
一聲震天的巨響,張遼硬是生生的架住了趙云這傲氣萬重的一槍。
“呼,好強(qiáng)?!?br/>
張遼暗自吃了一驚,總算明白此人為何能贏過呂布了。
他很強(qiáng),但卻沒有強(qiáng)到不可戰(zhàn)勝的地步。
張遼抖擻精神,手舞大刀,勁風(fēng)呼嘯,力道十足。
鉤鐮刀森寒奪目,霸道威猛。
與趙云的亮銀槍相逢正是敵手。
兩人交戰(zhàn)約有十合。
張遼只覺趙云的槍法綿綿如細(xì)雨,取之不盡,每次槍法打來時卻又恰到好處。
不逼自己太緊,卻又不給自己反擊的余地。
真正意義地使自己陷入了被動。
但張遼又豈是泛泛之輩?
他的武藝頗為嫻熟,暴喝一聲,破開趙云的槍陣,便要來斬趙云。
趙云想起徐庶的叮囑,來將亮銀槍虛刺一槍。
刺個空,逼停了張遼的急趕來的威風(fēng)。
旋即縱起玉獅,勒馬便走。
“休走!”
張遼此刻正熱血上頭,不假思索地便縱馬去趕趙云。
只因趙云的武藝勾的他心癢難耐。
不能戰(zhàn)勝自己,卻偏偏又讓自己奈何不了他,使得人想快點兒與他一決勝負(fù)。
“死……”
隨著張遼拍馬趕上,一聲冷嘯,大刀驟然而落。
速度之快,出人意料。
誰知趙云竟是回馬一槍,砰的一聲便接住了張遼砍來的一刀。
趙云并不戀戰(zhàn),勒馬繼續(xù)往軍陣中“敗逃?!?br/>
張遼也來不及吃驚,眼看趙云近在咫尺,便拍馬繼續(xù)追趕。
“殺??!”
眼看趙云回到了本陣,張遼一股熱血涌上心頭,縱馬沖進(jìn)軍陣。
手舞大刀,寒光驟閃,數(shù)道白光激射而至。
陣前軍士應(yīng)聲倒地。
遠(yuǎn)在中軍的徐庶暗自吃驚,終于明白趙云為何會如此器重張遼了。
此等勇力,并不遜色于呂布。
徐庶愈發(fā)對趙云的識人之明感到佩服。
看著如入無人之境的張遼在軍陣中任意沖殺,徐庶嘖嘖輕嘆:
“可惜,縱然你是呂布來了,入了我的軍陣,也休想逃走。”
只見他將旌旗一揮。
最外圍的持盾軍士便架盾而走。
將陣眼合上,關(guān)上了入陣的大門。
而見著陣中軍士腳步錯動,人影混雜。
張遼一時間竟尋不著趙云的身影。
再要退時,卻又不見了來時去路。
這可如何是好?
張遼眉頭緊鎖,四目張望。
但見中央一簇高插著一面黃旗。
他料定是趙云的大營所在,便只望黃旗處而趕。
抹過山腳,來到黃旗扎住。
卻不見一個人影兒。
旋即軍陣中央轟然裂成兩半,萬軍叢中殺出一將。
挺矛躍馬,大喝一聲:
“賊將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話畢,手挺丈八蛇矛直取張遼。
張遼接戰(zhàn),大刀迎風(fēng)狂舞,力劈華山。
前日虎牢關(guān)時,他曾見識過張飛與呂布大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敗。
深知此人之勇,乃不敢戀戰(zhàn)。
戰(zhàn)了僅僅數(shù)合,便撥馬而走。
張飛也不趕他,任由他望南而逃。
張遼單騎掠過軍陣,方逃至山腳之下,尚未來的及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