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的垂柳吐出嫩綠的新芽,柳條隨風搖曳,好似美人的長發(fā)被吹起。晴雯坐在船邊,伸手去觸碰冰涼的河水,愜意極了。
陳秀才今年三十余歲,家中兩兒一女,家中頗過得去,才有財力讀書考功名,不過他本人并非是酸腐書生,閑時也在家中務(wù)農(nóng)。
來時張大娘也說明晴雯是個姑娘家,他見了晴雯以禮相待,大多時間都在船艙里讀書。
大郎他們以前沒有出來過見了什么都好奇,陳秀才都一一給他們耐心解說,沒有不悅之色。
船經(jīng)過潤州,冬梅身子不舒服,微微發(fā)熱,晴雯遠遠見潤州縣城也不小,意欲在此安家。就和陳秀才說明自己打算,付過船錢。陳秀才一直將他們送到大路上,又給他們說清楚去縣城的路,才離開,晴雯謝了又謝。
大郎、二郎、三郎三人輪流背著冬梅,他們一行人走得并不快,按這樣的行程,他們在天黑之前是到不了潤州城的,冬梅知道她拖累了大家,執(zhí)意下來自己走著。
正當晴雯焦急趕路時,從他們后面過來一群人,像是官宦人家出門二十來個護衛(wèi),七八輛馬車,又有許多小廝跟隨,后面又有拉行李箱的箱子。
晴雯見狀,拉著大郎他們避在路邊,等他們過去。隊伍中最氣派華麗的馬車的車窗掀開一下隨將又放下,隨即馬車聽了下來,走出一位中年婦女,對著車邊的小廝說了幾句話,小廝點點,一會朝著晴雯跑了過來,打量了他們幾個,“跟著我走吧!今天我們太太探親回來,見你們走得艱難,心里發(fā)善心,要捎帶你們一程。你們到后面拉行李的的車上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