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排練開始了。
按照總指揮的安排,揚子江和劉麗兩個人都進了創(chuàng)作組。組里一共四個人,主創(chuàng)自然是張文元,還有那個男高音,他叫廖振昌,他們倆人都參與了前期創(chuàng)作。
為了更好的豐富節(jié)目內(nèi)容,增加節(jié)目的內(nèi)涵,這次特意把參加過那次搶險的揚子江和護士劉麗也調(diào)了進來。
四個人在一起,從早晨集體練功后,就一直在一起,認真的討論著節(jié)目的結(jié)構(gòu)、曲調(diào)和內(nèi)容。
昨天晚上,張指揮把稿子給他們看過了,但幾個人對第一稿,不甚滿意,尤其是方伯敬,做為領(lǐng)導更是尖銳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要求他們重寫。主要意見就是覺得稿子里面悲劇的成分太多。曲調(diào)倒是很悲傷,讓聽到的人眼淚非常容易的就下來來。但寫這個劇本的中心思想,不是讓大家陪著哭,而是要學習英雄的精神。
鑒于揚子江曾經(jīng)和犧牲的烈士一起工作過,又參加了那次搶險,他應該最有發(fā)言權(quán)。所以,特意讓他參加了創(chuàng)作組。
從早晨開始,他們就聚攏了在一起,也是想聽聽揚子江對于這個節(jié)目的看法。揚子江已經(jīng)仔細的看過稿子,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英雄的成長過程,描述的不細致,怎么可能突然間就光芒四射的成了英雄?
他重點介紹了王文才日常的工作表現(xiàn),用來說明,英雄的一閃念,都是由日常的行為做支撐的,
“咱們宣傳英雄雖然是主基調(diào),但英雄不是一天成長起來的,他們也是平常人,就拿王文才來說吧,他個子矮小,而且,年紀又輕,平日在連隊里不坑不哈,一點兒都不起眼。像他這樣的戰(zhàn)士太多了,可如果你回想一下他平時的表現(xiàn),雖然看起來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透過這些小事,你就會發(fā)現(xiàn),英雄的情愫就在這些小事情中,最終日積月累,成為突然爆發(fā)出來的英雄氣概!”
“哎呀,你說的可真好,”劉麗被揚子江哲學般的語言震驚了。想不到倆人離開的這幾年,他竟然有這么大的進步?
男高音廖振昌不以為然,“你說的也太籠統(tǒng)了,和我們那個稿子沒什么太大區(qū)別,”他毫不客氣,就像他的嗓子,直通通又高又脆,“你說的太空了,沒有具體故事做支撐。有沒有什么具體的?說來聽聽!”
“小廖,這你就不了解了,”張文元不同意,“我支持揚子江的觀點,確實不能只描述英雄事跡的一瞬,倒是可以從日常發(fā)生的小事中,提煉一下,這個我疏忽了,只有這樣英雄的形象才會圓滿,才有堅硬的骨架做支撐!”
“您這個也空,”廖振昌絲毫不買賬,“我想聽聽,王文才烈士,具體他都做過什么!”
“小廖,你別著急,”劉麗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勸著他,“我覺得他們倆人說的挺對的,你想想,咱不說別的,就拿我們護士來說,大家都管我們叫白衣天使,可這么好的稱謂,這么大的光環(huán),套在我們頭上,過去我們自己都想不通?!?br/> “后來看了南丁格爾的事跡,我才知道,其實,白衣天使這四個字,就在我們平平常常的工作中,例如icu的特護,雖然就是打針吃藥、接屎接尿的小事,可就是這一件件的小事積累在一起,或許就還給了他一個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