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國傳到宇文侯豆歸的時候,鮮卑人的另一支慕容部興旺起來,草原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他們的游戲規(guī)則,所以只要力量對比發(fā)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戰(zhàn)爭總是不可避免。
????這場兄弟戰(zhàn)爭的結果是侯豆歸不幸做了宇文國的亡國之君,從此宇文家族丟掉了傳承了十幾代的大人位子,不得不向慕容家族建立的燕國稱臣,當然,宇文國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式的準國家雖然消失了,作為部落武裝還是有相當的實力,為了拉攏宇文部,燕國皇帝不惜貢獻了一個女兒,侯豆歸的兒子宇文陵做了燕國的駙馬。
????然而,慕容部并沒有得意多久便遇到了挑戰(zhàn)者,鮮卑人的又一支拓跋部崛起了,戰(zhàn)爭再次爆發(fā),頗有遠見的宇文陵沒有選擇為慕容氏到陪葬,他帶領五百戰(zhàn)士投降了拓跋部,北魏魏道武帝封他為安定侯、都牧主。
????北魏從部落聯盟式的準國家向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過渡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原來相對**的部族武裝指揮權的歸屬,國家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軍事指揮權的統(tǒng)一,在一個國家里除了國家武裝外是不能容忍其他軍事存在的。
????所以,北魏道武帝開始實施一項重要的制度革新——離散部落,就是把擁有軍隊相對**的部落大人們同自己的部屬分離,部屬成為國家的編戶,從部落里的奴隸變成國家的人民,從此部落酋長們除了在朝廷繼續(xù)做大官享受富貴榮華外,失去了可以跟皇族抗衡的實力。
????在這場意義非凡的變革運動中,宇文陵被迫離開自己的地盤和部屬遷居到武川鎮(zhèn)。成為一名光榮的大魏邊防軍軍官,按照兵農分離制度,宇文家族列為軍籍,從此在武川鎮(zhèn)扎下根來,成為地道的武川人。所以,當有人問宇文家族的籍貫時,他們總是回答代郡武川。
????同樣地,在北魏建國史上功勞卓著的賀蘭部、獨孤部、侯莫陳部等大小酋帥們都有了跟宇文陵同樣的命運,大家來自大草原的各個角落,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走到了一起,成為鄉(xiāng)鄰。
????武川鎮(zhèn)是大魏朝為了防備北方游牧民族柔然而設立的六座軍鎮(zhèn)之一,六鎮(zhèn)包括:沃野鎮(zhèn);懷朔;武川鎮(zhèn);撫冥鎮(zhèn);柔玄鎮(zhèn);懷荒鎮(zhèn)(今河北張北縣境內)。
????廣義的六鎮(zhèn)還包括高平、御夷、薄骨律等沿邊軍鎮(zhèn)。軍鎮(zhèn)采用軍事化管理,下設戍,軍鎮(zhèn)的級別為州級(正省級)。戍的級別為郡級(地市級)。六鎮(zhèn)設立時的鎮(zhèn)民包括鮮卑人、歸附拓跋鮮卑的部族豪酋、中原大族子弟。
????當然,朝廷也沒有虧待這些些人,他們的政治地位很高,子孫憑借軍功很容易得到提升,一部分人還被選拔為皇家禁衛(wèi)軍,重新回到皇帝身邊,如果運氣好可以做到很大的職位。所以,在六鎮(zhèn)當兵打仗就跟現在人到米國鍍金一樣。
????這種狀況到了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升官的工具從弓箭逐漸變成了紙筆,鮮卑貴族們學習漢人舞文弄墨,尚武的習俗受到冷落。武人們的地位每況愈下。
????由于離首都遠,六鎮(zhèn)拱衛(wèi)京都的職能沒有了,漸漸變成了被遺忘的角落,豪族子弟們的升遷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更要命的是,朝廷甚至把六鎮(zhèn)當做了充軍發(fā)配犯人的地方。
????比如懷朔鎮(zhèn)的函使高歡就屬于這類人。祖上曾做過朝廷要員,后來觸犯法律被罰到懷朔當兵。家族變成了世世代代當兵的兵戶,孩子一生下來就注定長大后要成為一名光榮的邊防戰(zhàn)士。并且沒有朝廷的恩準一輩子不得去掉軍籍。
????所以,在某一天曾經的鮮卑貴族跟身邊的同事一聊,才知道自己跟勞改犯干一樣的活,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怎么混成勞改犯水準了,于是自豪感一下消失了,反差太大,心里自然很郁悶。
????既然升遷無望,能撈就撈點吧,鎮(zhèn)上的大小軍官們開始了對屬下普通士兵、普通鎮(zhèn)民的盤剝。柔然人還不時前來做客,六鎮(zhèn)人既要同柔然作戰(zhàn)又要兼顧農牧業(yè)生產,加上供養(yǎng)那些將軍們,所以普通鎮(zhèn)民的日子越來越艱難,大家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重,對朝廷越來越失望,由失望到怨憤,人們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六鎮(zhèn)慢慢變成了一個隨時要爆炸的火藥桶。
????而此時宇文家族傳到宇文陵的重孫宇文肱,經過多年的經營,宇文家已經成為武川赫赫有名的豪族,豪族稱號表明家族在地方上勢力大,并且以武力著稱,不管是不是在政府任職都有相當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宇文肱也不能算作普通鎮(zhèn)民,他在鎮(zhèn)上具有相當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武川的豪族還有賀蘭家族、獨孤家族、尉遲家族等,他們跟宇文家族一樣都出自曾經在大魏史上很輝煌的部落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