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御獸之法,控制只是其一。讓靈獸強大起來,同時促進自身強大,才是御獸的根本之所在。如果只是控制,不能強大,那御獸這個副職就是個雞肋。
正如煉丹、煉器,擅長此道的修道士可以在煉制丹藥、法寶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法力神通,通過觀摩、體會煉丹煉器的過程,領悟天地之間的道理。也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御獸同樣如此。
但具體的法門,常威卻沒有。在太玄仙門的時候,他鑄體境都沒走完就掛了,沒到正式接觸御獸之法的境界。
而現(xiàn)在又沒有太玄仙門時的條件。
只有在突破境界的時候才有選擇法門的機會,而他一早選擇了靈植-煉丹這一系,法門選擇余地有限,幾乎不能改換門庭。
所以只能自己琢磨。
他倒未必需要從御獸一道上領悟天地大道。有太易悟道這項功能,煉丹煉器或者御獸,這些副業(yè)本質(zhì)上的重要性對常威而言,實際上并不那么重要。
煉丹只是為了提高法力的積累速度。煉器只是為了多一些應敵、自保的手段。御獸和靈植一樣,都不是為了從中獲取什么的領悟,而是為了資源,或者多幾個打手,僅此而已。
常威一頓暴揍,把三個畜生揍得筋骨散架爬不起來,這才煉了三條鏈子,把它們拴上,就拴在石山腳下。
這三個畜生似乎凄慘。但要知道,它們成長到現(xiàn)在靠的是什么。是精元珠溢出的精元。而現(xiàn)在,在道場,精元珠在常威控制下溢出的精元,比在婆羅洲的時候,可豐沛的多。
挨揍歸挨揍,好處也顯而易見。
接下來常威開始祭煉石山。從陽山開始,常威端坐在左側(cè)陽山上鑲嵌著的精元珠下,一邊運轉(zhuǎn)法力,鋪開神意,將自身對土行之道的領悟,與石山交融。一邊正在暗暗琢磨控制御獸的禁法。
禁法,在本質(zhì)上講,是對符文的高層次運用。常威銘刻在道場上下四周的聚靈符文,疊加、交織,一層就是一道聚靈禁。
修道士所修持的每一種法術,若能修持到一念如意,奧秘通透的境界,至法有元靈之時,就能在神魂之中煉成一道法符。而法符若分解開來,就是由或多或少的符文以自身的神意為核心組合凝練而成。
所以法術、符文、禁法,它們之間是互相關聯(lián)的,其轉(zhuǎn)化的本質(zhì)就在于符文。符文是什么?是仙道世界的修道士在領悟天地大道的過程中誕生的一種‘文字’,是天地之間的某些道理的直接體現(xiàn)。
對于擁有太易悟道的常威而言,把法術修練到法有元靈動念如意的境界不難。譬如聚靈術和靈雨術這些進階靈植副業(yè)所涉及的法術,常威早就煉成了法有元靈。念頭一動,念頭有多快,施展法術就有多快。
所以他才能輕輕松松的給道場銘刻符文。因為他早已把聚靈術所涉及的符文琢磨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