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道:“使者幸苦了,請先回驛館休息,吾與眾人商議明日再答復你!”
何虎道:“這是應該的,不過請明公快點,袁術將軍的使者也在太原呢!”
何虎走后。
袁紹道:“諸公說說,怎么樣,換不換?”
郭圖道:“兩千匹馬,換兩萬張弓加五十萬只羽箭,等于每匹戰(zhàn)馬換十張弓,加250支羽箭。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荀堪道:“若是平時到也不算太多,只是這一時之間去哪找這么多弓箭???”
逢紀道:“公孫瓚騎兵眾多,如今主公又沒養(yǎng)馬地,幽州又買不到戰(zhàn)馬,除了劉茍能賣戰(zhàn)馬,再也沒地方買??!中原什么都好,就是缺馬。劉茍這是窮瘋了,靠賣馬度日。主公要是不買,袁公路與劉表等諸候肯定會要,誰讓中原缺馬呢?”
荀堪道:“主公,此事可問審配,冀州工匠眾多,看要多久才能生產(chǎn)二萬張弓!
袁紹道:“來人,把審正南找來。(審配字)”
不久審配來了,袁紹道:“正南,做兩萬張大黃弓,五十萬只羽箭要多久時間?”
審配道:“大黃弓是一石弓(古代一石弓拉力大概現(xiàn)代30公斤左右)制作不難。每名工匠每天做過三五張不成問題,但是不能一次做成,要經(jīng)過制坯,火烤,上桐油,等等,按步驟來,一張弓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做好。
袁紹道:“你就說一個月能做多少?”
審配道:“主公只要給我三百名熟練工匠,材料管夠,我保證每個工匠一個月內(nèi)做出一百張弓,三百名工匠能做三萬張大黃弓!”
袁紹道:“羽箭呢?”
審配道:“這個簡單,如果用鑄造法鑄箭頭,質(zhì)量是差點,但速度很快,用鐵也小。如果不上漆的話,五百名工匠一個月足矣!”
審配道:“主公,您一時要這么多弓箭干嘛?”
袁紹道:劉子民用兩千匹戰(zhàn)馬,換兩萬張弓,五十萬只羽箭你覺得換嗎?”
審配想了下,道:“要是曹操的話就不換,但劉茍可以換!”
袁紹道:“這是為何?”
審配道:“劉子民困在并州,他換弓箭不過是為了加強壺關的防守罷了。他兵不過兩三萬,窮得都不敢向農(nóng)民收稅,到處收什么商稅,簡直胡搞。”
“但要是曹操就不一樣了,曹操野心極大,得到這么多弓箭就會去打兗州,青州等地。”
袁紹道:“言之有理!”
荀堪道:“劉茍雖困在并州,但絕非泛泛之輩,主公還是不要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