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是趙杰的親弟弟,從小時候起,他就非常疼愛這個弟弟。
他們的老家,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里。
村子四周都是大山,沒有公路物資匱乏,村民們都很窮,村子里宗族傳統(tǒng)很重。因為村里除了種地,沒有其他的經(jīng)濟來源,趙杰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村里其他的青壯年,一起出門去打工了。
他的父親,爬山涉水去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地方。頭幾年,都會按時寄錢回家,后來回來的,卻是父親一具冰冷冷的尸體。村里其他同去打工的人說,他的父親為多賺點錢,死在了一個小煤窯里。沒有文化的母親,靠著沾滿父親血的補償金,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兩個兒子。
可是,宗族里的有些人,卻看這對孤兒寡母很不順眼,他們不僅想方設(shè)法處處欺負趙杰一家,而且還絞盡腦汁地想趕他們出村,霸占他們家的那點田地,趙杰小時候的日子過得特別苦。
雖然母親拼盡全力地撫養(yǎng)兩個娃,可是經(jīng)濟上面多出少進的困局,還是很難走出來,所以家中也只能勉強維持個溫飽。農(nóng)村有一句老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趙杰就是這種小子。
他似乎天生胃大,剛生下來就比別的孩子吃的多,長大一點后,飯量更是驚人。每天吃完上頓就在盼下頓,時不時偷個土豆紅薯墊墊肚子,也還是總感覺吃不飽。母親沒別的辦法,只能將自己的口糧多省點給他,年幼的弟弟也將自己的食物省下來,以不愛吃為由都留給趙杰吃。
他知道家人對他的關(guān)愛,也盡量克制自己的食欲,但是食量依然驚人。長此以往,家中除了他又高又壯外,其他人都是病怏怏的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比他小一點的弟弟趙剛,就像一顆脆弱的小豆芽,看上去讓趙杰非常愧疚。
所以,趙杰對趙剛弟弟十分溺愛,他也在盡全力保護著家人。村里的孩子們打架,沒有一人能打得過他,平日里,其他的孩子們就算結(jié)伴在一起,也不敢招惹他,原本日子就會這樣平靜的過下去。
可在趙杰10歲的時候,村里修通了公路,四面環(huán)山的優(yōu)美風景,吸引了不少投資客。有人想在村里修一座文化影視城,這個能改變村民命運的好消息,讓貧瘠的村子,頓時沸騰了起來。
利益面前的寸土寸金,讓宗族里的一些人紅了眼,他們?yōu)榱粟w杰家的那點財產(chǎn),逼著趙杰的母親改嫁。最后,她媽媽在一氣之下投了井,兩個未成年的小孩子,也被他們連哄帶騙地趕出了村。
兩個孩子,來到舉目無親的山外面,沒有其他親朋好友,可以投靠,也沒有任何經(jīng)濟來源,可以維生。趙杰只能領(lǐng)著自己的弟弟,一路乞討流浪,后來輾轉(zhuǎn)到了東揚市。
盡管趙杰還沒有成年,沒有什么一技之長,更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學歷,但他長得很壯打架厲害、夠義氣又大方,那些撿破爛、乞討的流浪漢們,也都愿意聽他指揮。漸漸地,趙杰承包了一個廢品收購站,賺了一些錢后,又組建了一個施工隊,做起裝修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