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的這封奏折戰(zhàn)報其實也是皇甫嵩的一個小小的心機。
按照約定來說,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從洛陽出發(fā),是分三個方向絞殺黃巾。
其中盧植直撲黃巾主力,也就是廣宗的張角,加上幽州并州一帶相應(yīng)黃巾的那些賊寇。
而朱儁則是南下荊州,這也是為何他第一件事將孫堅招到麾下的原因,江東一帶也是有著不少打著黃巾旗號鬧事的家伙的。
荊楚,江東一帶是由他們解決,當(dāng)然若有必要益州也歸他們,不過似乎沒啥必要。
而皇甫嵩的目的則是清剿中原的黃巾賊寇。
他們的確是蕩平了豫州三郡與兗州一帶的黃巾,但是徐州哪里可還沒有多么輕松。
而且一個青州一直有利于盧植皇甫嵩之間,包括豫州也并不是只有三郡之地。
徐州的徐和,司馬俱以及張闿等人,青州的管亥和海賊出身的管承,還有豫州剩下的劉辟龔都以及兗州黃邵等人都還是一股股的勢力。
不過這些對于皇甫嵩來說都是小疾罷了,真正的大問題還是冀州廣宗城下的張角張梁,還有那下曲陽的張寶。
董卓為了快速建功一副忘我的模樣,除了面前的下曲陽之外,那是啥都不看了,但是皇甫嵩一直在關(guān)注著冀州的戰(zhàn)場。
而且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張角的人頭,必須由他來拿到,只有這個樣子,他才能夠?qū)⒈R植就出來,這才是大略。
所以將將平定了東郡的梁仲寧和卜己之后,他立刻就傳書洛陽,絲毫不必顧忌自己還有不少的事情沒有做,先行報功。
只有這個樣子,他才能夠有理由前去冀州,至于他會不會去,洛陽城中自然有明白他心意之人。
不出意外,以司空張溫為首的諸多大臣立刻請命再次換將,董卓攻打下曲陽耗時耗力,徒勞無功有罪,所以應(yīng)該換剛剛大勝的皇甫嵩進入冀州戰(zhàn)場。
而這個提議,被已經(jīng)有些慌了手腳的皇帝認可了下來,很快圣旨就來到了皇甫嵩的軍中,讓他帶軍北上,攻打張角。
得到了這個任命的皇甫嵩無悲無喜,只是讓大軍快速打點行囊,然后前往廣宗而去。
此時下曲陽的董卓還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馬上就有牢獄之災(zāi)了,他此時還在和巨鹿太守郭典不斷的吵嚷爭辯,而爭辯的原因就是郭典提議對下曲陽先圍再攻,以同樣的攻心之計討伐張寶。
張家三兄弟,看似張寶能夠獨當(dāng)一面,但是身為巨鹿太守郭典知道他們?nèi)齻€之中,張寶最為暴躁易怒。
一旦攻心開始,圍困攻打的壓力之下,短時間內(nèi)張寶或許還堅持的住,時間一長,他不攻自破。
這計策當(dāng)真是好,但是董卓覺得這玩意要是能用,自己閑的沒事來下曲陽干什么,老老實實的去廣宗打張角不好么,那功勞還大。
所以董卓不干,結(jié)果郭典也是個倔脾氣,直接點人就尥蹶子跑了,自己跑到了東邊建營圍困黃巾去了,一副你不干我干的模樣。
這么有脾氣的下屬,董卓也是開了眼了,不過和吳匡等人一樣,對于這位他也動不了手,而且董卓也知道郭典也是為了自己好。
所以這倆在這里三天兩頭就是一場大吵,鬧的本就威望不足的董卓,更加的臉上無光。
最后郭典與東城圍困張寶,日夜不停的攻打,而董卓則是繼續(xù)在南邊按照他的方式進攻,而那城墻上面的張寶雖然也是被打的有些難以兼顧,但并非是不能堅持。
直到圣旨前來,董卓和郭典的爭吵才算結(jié)束,董卓被擒拿,直接押解會京師洛陽,他最后還是步入了盧植的后塵。
當(dāng)然和他爭吵了許久的郭典也沒有落好,這大戰(zhàn)許久未曾有些許成績的黑鍋總是要有人背的,而郭典就很合適,他拒不聽命成為了關(guān)鍵,然后罷官免職。
反倒是一直出工不出力的吳匡等人屁事沒有,就地駐扎,等待皇甫嵩的到來。
而就在皇甫嵩即將到來的前夜,已經(jīng)在病榻上起不來的張角收到了皇甫嵩派來的使者,一名黃巾道中不知名的小統(tǒng)領(lǐng),這是皇甫嵩難得留下的幾個人之一。
而他的任務(wù)就是被送回廣宗,然后告訴張角兗州豫州發(fā)生了什么。
張角強撐著自己的身體看著面前的這個哭哭啼啼的家伙,七尺男兒被委屈成了這副模樣,也著實是丟人現(xiàn)眼了。
但是當(dāng)他將自己看到的事情說了之后,所有人都是從心底的發(fā)寒。
皇甫嵩屠殺黃巾軍,是真正的屠殺,不留俘虜,不留余地,不管男女老幼,不問青紅皂白,只要頭裹黃巾,那便皆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