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說“這梁山泊一百單八將,除了那些兵敗被俘的將領,和被逼無奈投奔梁山的人以外,大多也都是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之人,他們也算不得好漢。”
話雖如此,但正所謂盜亦有道,除了少數(shù)那幾個十惡不赦,其他大多都還比較有正義感的。
其實他們也大都是窮苦出身,知道百姓生活不易,因此在打劫的時候,也多搶的是富戶或者商人,并不過分擾民,畢竟搶一個富戶比搶十個百姓所得的利益還要高得多,又不易引起民憤,還能落個劫富濟貧的好名聲。
雖然這其中也有錯殺的好人,但那就只能怪他們時運不濟了,原著中不是有那么一句萬能的話,叫做“正當聚義,此乃天意”嘛,所以這些被殺錯的好人,用原著作者的話說就是為梁山聚義做貢獻了。
林沖暗自在心里思考了一會,問史文恭道“兄長可知在這揭陽嶺上是否有一個開酒館的人,叫做李立?”
“這個倒是不清楚,不知兄弟為何問起此人,莫非他也是一個有名的好漢不成?“史文恭問林沖道。
“我在東京時,聽一個江州籍的軍漢說,在這揭陽嶺上有一個叫做李立的惡人,在此地開設酒店,過路的行人不管良善,只要在他店里歇腳,便一律用蒙汗藥麻煩,然后劫財害命,端得是無惡不作”林沖隨口瞎編道。
“居然有這樣的人,他做這種事也不怕天下好漢恥笑,正好我們要在那揭陽嶺上過,便去一瞧真假,倘若真有此人,又如傳說中一般,我們便結果了他,也算是為民除害“史文恭義憤填膺的說道。
林沖聽了史文恭的話正符合自己的心意,點點頭說道“小弟心中也是兄長這般想法,只是假如我們三人,就這樣直接去問他,他定然不會承認,他不承認我們也不好直接殺他,可要是不問我們又不知道傳言是不是真的,這該如何是好?“
史文恭聽林沖說的有道理,這一點還真是他沒有想到的,在那思考了一會也沒有想出什么好辦法,這時在后面跟著的曹正聽了二人的話,趕上一步對林沖說道“徒弟到是有一條計策,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林沖聽到曹正說有辦法,忽然想起書中這小子就曾給魯智深和楊志出過主意,幫助他倆拿下二龍山,心中一樂“沒想到這小子還有當狗頭軍師的天賦,雖然大能耐沒有,但在身邊拾個遺,補個缺倒也是不錯,且先聽聽他的辦法如何!“
想到這里,林沖對曹正道“你但說無妨,我們三人一起討論一番。“
曹正見林沖同意,便說道“一會我們上了嶺,只分做兩隊走,我獨自一人在前面,兩位遠遠的在后面跟著但不要被發(fā)現(xiàn)了,到了山上倘若真有酒店我便過去歇腳,兩位只在酒店兩旁埋伏觀察著,等他給我端來酒食為驗真假,小弟便真吃他的。
如果小弟吃了一陣沒有暈倒那便是無事,想必那傳言并不可信,要是小弟吃了一會暈倒了,那便沒有冤枉他,等他把小弟抬到屋里準備動手時,兩位便及時現(xiàn)身拿了他,到時候要殺要剮不不是全憑我們做主,最后再找出解藥把小弟救醒就行,不知這計策如何?“
兩人聽后思考了一會都覺得這條計策可行,只是擔心曹正有危險,曹正無所謂的說道“無事,只要兩位把握好時間便萬無一失?!?br/> 兩人一聽也對便同意了下來,三人又商討了一下細節(jié),感覺沒什么遺漏便奔揭陽嶺而來。
來到揭陽嶺下,曹正依計先一步上去,林沖二人先用籠套將馬嘴套上,為的是怕馬出聲,兩人等了一會遠遠的看曹正只剩個很小的背影,便牽了馬慢慢的在后面跟了上去,等來到半山腰便遠遠的看到那山上開闊處果有一處小店,曹正已經坐在了那里。
兩人對視一眼,便按計劃左右分開,拴好馬從兩側樹林里快速的向酒店走去,林沖手里拿了那條花槍,悄悄的走到了離酒店的不遠的地方,把身暗中觀察曹正的情況。
曹正此刻正坐在小店外面的茶棚里,邊喝茶邊和一個大漢在說著什么,想來應該是在點東西吃。
林沖細細一瞅那大漢,只見此人生的膀大腰圓,虎目圓睜,一臉濃密的絡腮胡子,滿臉的兇相,身上穿著一個破背心,露出兩條黝黑粗壯的胳膊,腰間圍一條圍巾,林沖一見這人的長相,心中便有八九分肯定他就是催命判官李立。
林沖在心里想到,是死是活就看你的造化了,如果你真如書中描寫那樣是個喪盡天良的惡人,那么過年今天便是你的忌日,要是你與書中寫的不一樣是個好人,那我便交你這個朋友,日后再送你一場富貴。
這時只見那大漢與曹正說完話轉身回了屋里,不一會從里屋出來,手里端著一個托盤,盤中放著一壺酒和一大盤肉,快步走到曹正身前,將酒肉都擺在了桌上。
曹正見大漢將酒肉端了上來,假裝饑餓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說著什么,想來應該是夸獎好吃之類的。
曹正在那一連氣吃了五六口,發(fā)現(xiàn)并沒有什么事,便在心里想看來是錯怪了此人,誰知還沒想完,突然覺得腦袋天旋地轉,心中忙道一聲不好,可是已經晚了,一頭栽倒在桌子上不醒人事。
那大漢見曹正暈倒了,哈哈大笑著走了過來,先用手拎了拎曹正放在桌上的包裹,感覺有些份量點點頭背在了身上,繞過桌子來到曹正旁邊,一用力將曹正扛在了肩上,轉身回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