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公又說:
“小羽子不必沮喪!皇上乃是仁君,殿下又說,皇上并未對文章挑毛病,只是生氣代筆而已。此次面圣,未必不是好事!”
王金羽一聽有理,說: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那就走吧!”
“請公公帶路!”
王金羽跟朱公公來到太子府,又跟殿下來到御書房,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趙佶。
趙佶看上去大腹便便,渾身儒雅,幾乎沒有威風(fēng)嚴厲,只是色相畢露。王金羽不敢多看,急忙跟隨趙桓跪倒在地。趙佶受完皇子之禮,說:
“地下奴才可是小羽子?”
王金羽一聽“奴才”二字,心里就特別不爽!想操趙佶祖宗十八代的心都有。要不是穿來北宋皇宮,老子自由自在,西嶺村的土皇帝,狗日的!
“回皇上,奴才正是小羽子!”
回完話,王金羽又將趙佶祖宗十八操一遍。
“聽桓兒說,是你完成萬言文章?”
“小羽子不敢!小羽子只是給殿下提了些建議而已。”
趙佶怒道:
“奴才也敢騙朕!”
王金羽渾身一抖!心里再也不敢操他祖宗十八代了,慌忙道:
“奴才不敢!”
“哼!就桓兒那玩世不恭模樣,能具萬言文章嗎?奴才再敢推諉,定斬不饒!”
王金羽心想,若承認是自己寫的吧,卻顯得趙桓是一個垃圾一無是處,那么太子之位肯定花落別家?哨w桓明明是后來的宋欽宗皇上,如果此時不站隊趙桓殿下,自己以后必定成為犧牲品。
若是打死不承認,不僅趙桓感激不盡,皇上也抓不住把柄,不會亂殺無辜。此時唯一的口風(fēng)是,講明協(xié)助趙桓完成萬言文章。這樣既給了趙桓面子,也不會讓皇上覺得殿下不如小太監(jiān)。想到這兒,王金羽說:
“皇上息怒!若知此文真正原委,奴才有幾句話要稟告!
“講!”
“趙桓殿下確實文章比不過其余殿下,但是趙桓殿下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不拘泥于書本定律,常常以妙取勝。”
皇上來了興趣,急問:
“妙在何處?”
“奴才在宮中專注醫(yī)術(shù),卻時常受到殿下的思想耳濡目染,靈活運用,果然收效不凡,竟然突破固守、繞開成規(guī),完成幾件頑疾事件,比如趙淑妃娘娘。”
“你就是協(xié)助周太醫(yī)治好趙淑妃的試藥小太監(jiān)?”
王金羽知道戲來了,說:
“正是奴才!”
“嗯!那奴才的意思是說,不走尋常路才治好趙淑妃嗎?”
“正是,若一直尋常走路,那么趙淑妃的頑癥便無藥可治。所以,這里面有一個巧字!可這個巧字,正是趙桓殿下原創(chuàng)!”
“趙桓究竟何處巧妙?”
“奴才又有話可說!若整日伏案讀書,便可跟現(xiàn)實事物完全脫節(jié)。在這里,奴才并非說讀書無用,只是說邊讀邊用而已。一個人精力有限,各位殿下便成了兩種可能,一則只會讀書,滿腹經(jīng)綸,眼高手低,收效甚微,二則勞逸結(jié)合,洞悉事物,透透徹徹,得心應(yīng)手。”
“聽起來倒是有理。”
“很顯然,趙桓殿下正是第二種。趙桓殿下能馭萬物,卻具不言狀,苦于文字,此時,正好奴才有幾句文字,在一旁錦上添花,便萬言文章成矣!”
皇上聽完,吃驚得不得了,道:
“好一個巧舌如簧的小奴才!”
“奴才知罪!”
皇上起身,來回踱了好幾步,說:
“如此說來,朕也挑不出毛病。朕既喜愛此文,又抓不住汝等把柄,暫且饒過汝等!
王金羽此時長氣一舒,心石落下。
“謝皇上不罪奴才!”
這一次,王金羽花了一天時間寫成的萬言論文,就讓皇上花了整整三天時間才消化完全。
皇上對文中的十幾個新奇創(chuàng)意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王金羽知道宋朝歷史,便投其所好地建議皇上如何盡快采辦“花石綱”,盡快完成在汴京修建的“萬歲山”,以及如何尊信道教佛教。
趙佶是越看越舒服,便對趙桓越來越滿意,他打算順應(yīng)各位大臣建議,立趙桓為太子。
當(dāng)然,趙桓殿下根本沒有去看王金羽寫的東西,但被皇上看過之后,這筆功勞自然而然地記在了趙桓頭上。
這一日,皇上突然想讓小羽子過來詳細陳述“萬歲山”的“花石綱”之事,便叫過傳旨太監(jiān)說:
“傳小羽子見朕!”
傳旨太監(jiān)立刻前往御藥房宣小羽子見駕,沒想到撲了空。傳旨太監(jiān)問了周太醫(yī)幾句話,然后回到皇上那里回稟說:
“回皇上,小羽子請了兩個月假,三天前已經(jīng)出宮了!”
皇上不免失落,問:
“為何出宮?”
“據(jù)周太醫(yī)說,小羽子已有三年未回家探親了,前幾日報內(nèi)侍省審批過,符合條件,便放行了!”
“三年未探親,倒也該回去看看了!不過,朕確實用得著小羽子,不如立刻著人帶上朕的口諭,前往小羽子老家,命其在家稍許時日,即刻回宮面見朕,朕允他官職!
傳旨太監(jiān)應(yīng)聲,立馬辦理此事去了。
再說三天前,王金羽在皇上那兒虛驚一場,被免責(zé)以后,出得御書房,就回來向師父告了假,又交代了小牛子一些事情,收拾行李以后,便直奔內(nèi)侍省處,打算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