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石二娃腦海中記憶,李均塵已經(jīng)知曉一條通往通神山深處的隱秘道路。
此路由世世代代依賴山藥為生的采藥人所開辟,路上灑滿了采藥人的鮮血,這條白骨鋪就的道路是他們的生存根基。
但隨著天地變化,通神山中妖魔化生,這條路也已經(jīng)不那么安全了。
李均塵在林中緩緩行走,所過之地,丈高的野草群自行彎折,讓出一條通路,他隨意而散漫地踱步,洞察著通神山中的處處隱秘。
那股熟悉的氣息仍舊在飄蕩,越往深處走,這股氣息的濃烈便增加一絲,李均塵心中隱有猜測,但這猜測的結(jié)果有些令人疑惑,他難以肯定。
周遭再無旁人,玄瓏小蛇終于可以肆意的游走,它用好奇的眸光打量著四周,玄瓏深覺周遭都是自己同類的氣息,但那氣息中卻充滿了混亂與排斥感。
李均塵本想著派著玄瓏混入妖群中探查,但顧慮到玄瓏一身清靈妖氣,不同于這通神山中妖類皆是濁氣纏身,只怕會被有智慧之妖瞧破端倪,故而并未如此行事。
在這段幽深的路途上,有些精怪小妖游走,多數(shù)都被兇性蒙蔽了神智,想要噬咬所見的一切生人,皆被李均塵隨手打發(fā)了。
他心中有疑,為何此地妖魔氣息如此濃厚,就算這寶地中利于妖類生長,但何以生出的皆是濁妖而非清妖,莫非是那通山大王所使的手段?
濁妖與清妖之別便在于根本妖性的差異,妖自精怪脫離蒙昧而誕生,知理明性,懂得節(jié)制,依靠天地清氣所修煉的是清妖;暴虐無常,窮兇極欲,吞噬人畜,依賴血食惡緒所修煉的是濁妖。
清妖循教化,知道德,修行中人一般不會為難此輩,當(dāng)然修者亦有魔道,行事肆無忌憚。濁妖則人人得而誅之,此輩兇殘暴虐,食人為生,被修者剪除后,其遺留資為寶材,被用以祭煉神物法寶。
妖心中有道則與人無異,人心中無道則與妖無異,人之所以為貴,蓋因道降此間而已。
“山神?”
隨著進(jìn)入到通神山深處,李均塵終于肯定這股氣息來源,這是神力氣息,難怪如此精粹,但此山山神何以微弱至此。
此地已經(jīng)觸及通神山核心范圍,妖魔的密度不斷增加,其中不乏有妖力的妖類,李均塵若隨意出手,只怕會驚動那通山大王,到時哪怕能敗此獠,也未必能格殺之,可讓田道非忌憚的大妖絕非善類。
為做萬全打算,他隱去自身身形,藏匿氣息,待群妖散過再緩緩深入。
再深入數(shù)里,終于,他覺察到那神力氣息于此地異常濃郁,從地下傳來。
他以神目燭照幽冥,見得地下深處有一團(tuán)朦朧的紅光,隱隱閃動,此光忽強(qiáng)忽弱,明滅不定。
這地底下甬道密布,各類妖魔聚集,儼然一處萬妖之國度。
正當(dāng)李均塵遲疑苦思之際,一道幽幽神意卻從那地底傳來。
“真人,還請救我,我乃通神山山神?!边@語氣微弱至極,如風(fēng)中殘燭。
李均塵欲與那神意溝通,卻再難取得半點聯(lián)系。
難道是此山山神被那通山大王囚禁在此地,若真是如此,救出這山神必然能得知通山大王不少隱秘,對剿除此輩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