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認為,抵御強秦要雙管齊下,強有力的防御固然重要,同時也要聯(lián)合其他諸國共同拒敵!”
“其實韓非的話不外乎老生常談,那就是三晉聯(lián)手!”韓非站在大殿中央朗聲說道。
相國張平在一旁附和道:“大王,非公子所言極是!”
韓桓惠王說道:“相國,那趙國自顧不暇,如何分兵拒敵?”
“魏王安釐又膽小如鼠,恐怕不會輕易出兵吧?”
張平?jīng)]有吭聲,把目光看向了韓非。
韓非接著說道:“長平之戰(zhàn),我們的確有愧于趙國,不如就在這方面著手,派一能言善辯之人,帶著地圖,把臨近趙國的幾座城池真正送給趙國,重新與趙國言歸于好,共同聯(lián)手抵御強秦!”
韓非的話一出口,大殿上的文武大臣開始竊竊私語。
夏凌霄卻在考慮著另一個問題:歷史上不是說韓非是個結(jié)巴嗎?這韓非如此能言善辯,看來這歷史有時候真的是錯得離譜。
韓桓惠王陰沉著臉,看了看相國張平。
張平一搭手,躬身說道:“非公子的辦法甚好,如果給給孝成王一些好處,能換回兩國重新修好,給他幾座城池也算不了什么!”
韓桓惠王嘆了一口氣,說道:“我韓國地處群雄中央,常年被群雄窺覷,國力日衰,如今已經(jīng)淪落到要割地求和的地步,寡人真是愧對先王?。 ?br/>
相國張平趕忙說道:“大王,這是時勢使然,非大王之過!”
韓桓惠王長嘆一聲,“罷了,相國,就按非兒說的去辦吧!”
“寡人也想著要重振大韓,只是苦無良策??!”
公子安見到韓非的辦法被父王采納,心有不甘,眼珠一轉(zhuǎn),隨后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
“父王,韓非游歷天下,四處求學(xué),想必已經(jīng)是滿腹經(jīng)綸,何不問問他呢?”公子安獻媚的說道。
韓非不屑的說道:“韓安,阿諛奉承,搬弄是非,恐怕不是為君之道吧!”
一句話說得公子安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公子安斜著眼睛惡毒的看了韓非一眼。
韓桓惠王開口說道:“好了,非兒,你在外求學(xué)數(shù)載,應(yīng)該有所建樹,說說吧!”
安公子在一旁幸災(zāi)樂禍的看著韓非。
“父王,韓非所講肯定會得罪大殿之上很多人,所以不講也罷!”韓非說道。
“韓非,你是不敢講,還是講不出呢?這么多年你不是在外面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吧!”韓安在一旁嘟囔了一句。
韓桓惠王對韓非說道:“講,寡人恕你無罪!”
韓非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后款款而談:“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
“此為振君綱!”
“強公室,杜私門,散其黨,奪其輔,國乃無虎!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此為振朝綱!”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
“此為振天下之道也!”
韓非的話一說完,大殿上一片嘩然,許多公卿貴胄對著韓非指指點點。
夏凌霄卻不覺得如何,兩千多年的君主集權(quán)的封建王朝不都是這個樣子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