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王氏的這下是真的病倒了,比之前要嚴重許多,便是姜璃也沒有和前頭一樣覺得輕松,古代醫(yī)療滯后,有了病灶是很危險的,常年拿藥吊著都是好的,到時候有個萬一病發(fā),就什么都不好說了。
到底還是年歲小,姜明珠陪在跟前哭了好一鼻子,姜璃又讓人給她送了回去,畢竟如今哭也不能辦事。
把王氏暈倒的事兒告訴了侯爺,然后又讓人熬制了下火的糖水過去,這內(nèi)火不好驅(qū),怕是要慢慢來了。
這次王氏顧不上侯府了,便是心有余也是力不足了,她一動彈便覺得頭暈胸悶,連床都下不來。
“夫人,待六少爺回來后便好了,大夫說您要放寬心思,莫要糊涂,在和五小姐犯氣。”
王氏躺在床上嘆了一口氣說:“如今怕是她管家了吧?”
“只是暫時的,這后院也不能一日無主,否則丫鬟們也是要翻了天了,您如今就好好歇著,把身子養(yǎng)好,左右她不過是個要嫁出去的姑娘家,你犯不著和她置氣,再者侯爺也不是只交給了她一人,還有大奶奶呢?!?br/>
王氏搖搖頭,眼眶一熱,才說道:“我是犯不著,左右都是侯府的女兒,臉面也是長在侯府的,日后體面的嫁出去了,對明珠也只有好處,若是這般也便罷了,她若是對我和明珠心中有怨,故意打壓,也便忍她幾日,可是如今她封了縣主,南陵王府那邊的婚事,怕是不好說了?!?br/>
這才是她郁結于心的地方。
自她被解禁后一連送了幾張拜帖去南陵王福,可惜那邊一點兒消息都沒有,王妃都推脫了。
“夫人的意思是?”
“明珠不知,但是我是知道的,世子三番五次去乾承寺,雖然沒見到人,但是也是看出來是奔著誰去的,當時乾承寺只住了她一個,之前秋狝的時候明珠同我說,世子對她青睞有加,若是那邊鬧得不行,你猜王妃會不會妥協(xié)?”
南陵王妃對世子,上京城誰人不知?
“盡管如此夫人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開玩笑,任誰都知道侯府在和南陵王府議親,這若是日后說出去了,她一個姐姐搶妹妹的婚事,那可是大忌諱,您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因為這個去計較,也是無用功的。”
“王妃從未定下到底是哪位姑娘,說到底還是這親事沒有急著定下,若是她此前沒有那一番事兒,怕是眼下都已經(jīng)和晉國公府敲定了婚事,我也就不用再愁明珠的婚事了,如今明珠各個地方都被她壓了一頭,日后怕是好不過她去了?!?br/>
王氏閉上眼睛,眼前都是姜璃那張令人嫉恨的臉,就和她過世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還記得剛入府的時候侯爺還忘不掉那張容顏,三番五次瞧著她喊錯名字,看著姜璃便知道自己的眉眼是有三分像的,如今寧遠侯妾室四五,倒是也不想了,但是王氏卻永遠忘不掉。
狐貍精啊。
姜璃不知道王氏那邊在想什么,她近日是沒有閑散日子過了,王氏在病榻上,侯爺便讓她和姜邵的妻子薛云華暫代管家之物,要說王氏也是個貪心的人,姜邵不是她所出,所以她從未讓薛云華插手過后院之事,只是把竹松堂的事兒交給了她處理,至于這府中別的事兒,王氏是從不讓出去的,因此這是薛云華嫁入侯府第三個年頭的首次管家。
姜璃頭一日去找她的時候,就看到她氣定神閑的在看賬本了。
她和薛云華此前來往并不多,或者說除了姜明珠,她和任何人都沒有來往,而薛云華作為大嫂,無論是她及笄還是從宮里回來,那禮物確實都是按照規(guī)矩送到她院里了,就是中規(guī)中矩,沒有刻意討好的意思,所以她對這個大嫂幾乎是沒什么印象,便是幾次短暫的見面,也只是點頭之交。
侯府中除了姜明珠和王氏,此前并沒有人注意到她,便是這位大嫂也只是嫁過來的時候給她送了些東西,后面也是再沒見過了,主要是王氏徹底把她拘在院子中,時間長了,她便不被人記得了。
不過如今倒是不同了,她一來薛云華便先給她請了安,她原是禮部侍郎的嫡長女,規(guī)矩這一塊兒向來是好的。
兩人面對坐下,薛云華把前面的賬本一推,姜璃便是一愣。
她是文科生……
還是數(shù)理化全廢那種。
如果簡單的做個數(shù)學題沒問題,但是基本上從沒打過算盤,第一天管家就從看賬本開始,姜璃覺得她可能要睡了。
沒什么,就是單純的催眠。
“這賬面有些問題?!彼聪蚪дf道。
“什么問題?”
“怕是要問過母親了,還是五妹妹帶回去再看一回,莫要是我看錯了?!?br/>
姜璃搖搖頭道:“我從前不曾管過家,便是這賬面也多有不懂的,拿回去可能也是看不太明白的?!?br/>
在這府上就連薛云華都沒有機會拿到一點權利,更何況是一個無母的姜璃,她點點頭,也沒有接著說,而是把后面的事兒分配了一下。
她是日日要去看王氏和老太君的,只是她每日去的早,兩人極少撞上,如今剛好這生病的事兒便交給她來處理,因為年關將至,府中大小事務不少,所以她也盡量是挑了需要置辦和采買的活兒,最終只給姜璃留了一件事情去處理。
“六弟弟不日便要回來了,往日她住的奇鶴堂都是有人在打理的,所以倒是也沒什么多要準備的地方,還請五妹妹去檢查一下,看看缺什么東西好補上?!?br/>
這事兒她還是頭一次聽說。
所幸不是什么難事,姜璃點頭應下來,回去的路上才去想了這位六弟弟是什么人。
他便是和姜明珠一胞而生的姜明郁,比姜明珠早了幾分鐘出來,因此排行第六,侯府的男兒三歲便不養(yǎng)在母親身邊了,老太君覺得他和姜明珠甚是可愛,后頭還親自教養(yǎng)了兩年,心力不足的時候才送到侯爺跟前去。
姜明郁雖然是寧遠侯最小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雙生子,寧遠侯對他是相當喜愛,自小親自教養(yǎng),所以姜明郁和姜邵倒是有幾分相像,姜璃對他的印象并不深刻,只記得小時候是個牙牙學語的小孩兒,那個時候他才不過兩歲多,還被王氏帶著,每回和姜明珠一起出現(xiàn)的時候,便欺負她。
她當時四五歲,被兩個小孩子欺負的不像話,后面老太君把姜明郁抱走養(yǎng)的時候還帶了姜璃一兩年,不過因為她性子怯懦,不如姜明郁討喜,所以老太君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姜明郁的身上。
在原主的記憶中,小時候的姜明郁就是個混世小魔王,長大之后他們極少相見,便是他給王氏請安,姜璃也是故意躲著的,倒是有點怕了的意思。
但是聽府中的下人說起姜明郁,都說六少爺是個好學的,以前在學堂的時候就極為認真,還說要走科舉仕途之路,后面還特意去景嶺書院求學,然后就一直未歸。
景嶺書院在寧遠侯祖上江陵,在夏國都是相當出名的,能入讀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并且這入讀的條件和關系無關,要進行入學考試,只有考過的學子,才能進入這景嶺書院,姜明郁也是個爭氣的,他自己提出要景嶺書院求學,只可惜景嶺書院的入學考試極難,姜明郁去了一整年都不曾通過,最后在寧遠侯的勸說下還是回來了。
人人都知道難,但人人都想迎難而上,可是如今他已快十五,若是在不回京參加明年的科舉,又是要等三年了,何況這景嶺書院也不是人人都能入的,便是從上京城去求學的公子哥兒也是不在少數(shù)的,千里迢迢去了成功的就只有寥寥幾個,雖說景嶺書院好,但是上京城的有些學堂也是不俗的,姜明郁總算是聽進去了勸說,便在年關前來回來了。
于是侯府上下現(xiàn)在都為迎接六少爺做準備,他離開后王氏便一直讓人去打掃他的院子,因此奇鶴堂倒是早就收拾出來了,就是去看看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