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書齊明濤見狀很高興,給田蓉蓉倒了一杯水,兩個人坐下后,齊明濤這才開始詳細介紹,目前齊家善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土地問題,農(nóng)民到底種啥才能產(chǎn)生效益?村里367戶924人,年輕人大都出外打工了,留在家的人不多,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殘和一些閑人懶漢了。土地大部分都荒著,種莊稼一年下來不掙錢還虧著,免費讓人種都沒人耕種,而且因為多數(shù)地都分散著,又無法形成規(guī)模種植,所以村民們每年也就是種一些玉米或者是小打小鬧的種一些周期短見效快的陸地蔬菜,大棚蔬菜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家經(jīng)濟情況稍好些的村民在種,但銷售是個大問題,費力還賣不了幾個錢。
“既然是這樣,那為啥不找有能力的人來承包土地進行有計劃的耕種,比如一些經(jīng)濟作物啥的?”田蓉蓉不解地問。
齊明濤嘆口氣說:“你說的這個是土地流轉(zhuǎn)的事兒,不瞞你說,我也想了,咋能沒想嘛,唉!咱這老龍灣幾百年前那就是黃河沖出來的一個河灘么,七拐八扭的,偏僻沒人來啊,說是離市里也不遠,才二十八公里,可架不住它偏啊。
還有就是咱村這路也不通,原來有一條鄉(xiāng)村路質(zhì)量不好還被黃河給沖壞了,十年了都沒辦法正常使用。從城里坐車想要到咱這里,就只能在鎮(zhèn)里或者前面的大河渡村的省道邊上下車,剩下的路就要靠走哩。
信息閉塞不說,咱也沒有人脈關(guān)系啊,找不到這么一個人能來咱村投資,哪怕是來看看也行啊。再就是地少分散,人均才一畝多點地,還東一塊西一塊的,種啥那它也行不成規(guī)模種植的氣候,你說人家哪個頭不對的愿意來咱這里投資?難啊。”
田蓉蓉聞言沒有說話,看著老支書蒼老的臉上一臉愁容,她總算理解了為啥老支書要想方設(shè)法地請她這個丫頭片子回來,看來老支書是真沒轍了,現(xiàn)在對老支書來說,她這個在農(nóng)科院上班的丫頭片子就是一棵救命稻草,或許她可以為村里找來能人,找到項目。
田蓉蓉此時是真頭疼了。原來在小說里她可以杜撰場景,給書中的主人公有目的地設(shè)置難題,然后又讓主人公擁有強大背景和超能力的金手指,無所不能的都能一一化解難題,最后走向成功。
可是,現(xiàn)實遠比她寫的小說來的還要生猛,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窮山惡水,而她也更沒有啥背景和超能力了,有的就只有面對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中尋找出路,努力改變現(xiàn)狀這一條路了,這簡直就是對她這個理想主義者最大的打擊么。
齊明濤看著不說話的田蓉蓉,有些內(nèi)疚地說:“咋了?難住了?唉!也怪我啊,硬是把你拉回來,我總想著,你是年輕人,又是博士,總比我有辦法,可你看咱村這個現(xiàn)狀,老鄭又撂挑子了,你說,讓我這個老牛咋耕這塊鹽堿地嘛!是這,蓉蓉啊,你如果實在有難度,那叔也不攔著你了,你要回城就回吧,叔理解?!?br/>
田蓉蓉聞言,突然失笑了:“叔,你說啥呢,現(xiàn)在這個情況我怎么能回去啊?而且我已經(jīng)來了,就是想回我也回不去了啊。叔,我也沒啥本事,這些年就知道讀書了,我也知道,自己根底淺,要經(jīng)驗沒經(jīng)驗,要能力也沒啥能力,更別提獨當一面的做啥大事了,有的都是書本上的那些知識,還沒有得到過實踐檢驗,你高抬我,讓我回村當這個名譽村主任,是想讓我這個空有其表的博士能為家鄉(xiāng)做點啥呢,這我都知道,可我怕我年輕做不好,讓你和村里人失望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