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麗沒想到程建軍會找她,兩人雖然同樣是一起下鄉(xiāng)上山的知青,但是兩人關(guān)系并不算特別熟。
原本,蔡曉麗對程建軍的印象,并不算特別好,畢竟當年下鄉(xiāng)的時候,程建軍靠著油嘴滑舌,和一個當?shù)嘏嗄旰昧恕?br/>
后來得知要回城后,程建軍也很快就甩了人家,這事也在知青中廣為流傳。
就光憑這點,當時一起下鄉(xiāng)的女知青們,對程建軍印象就不算太好,這里面也自然包括蔡曉麗。
不過自從上個星期,程建軍主動找了蔡曉麗一次后,程建軍表現(xiàn)出來的,只有彬彬有禮,謙謙君子似的,再無以往的油嘴滑舌,這到讓蔡曉麗對程建軍刮目相看。
今天見面,已經(jīng)是兩人第二次見面了。
程建軍依舊很風度似的,點了菜,還都是蔡曉麗最喜歡吃的菜,看到上的都是自己最喜歡吃的菜,蔡曉麗也是有些驚訝似的看了程建軍一眼。
她就是上次,和程建軍聊天的時候,隨意回答了自己喜歡吃的幾個菜,沒想到程建軍就記住了,這讓蔡曉麗不由心里起了一絲別樣的感覺。
如果說談追女人,十個濤子,也比不上程建軍,光一個家庭背景,起碼就可以抵得上五個濤子了。
還有程建軍自身的優(yōu)秀,隨口說出來的話,都不是濤子可比的。
蔡曉麗和濤子在一起都兩年了,從師徒關(guān)系到現(xiàn)在的半默認似的男女關(guān)系,兩年時間,兩人還只牽過三次手。
那三次,還是濤子鼓起無數(shù)勇氣做出的決定。
兩人相處的方式,從來都是濤子默默地付出,不過濤子并不懂女人的心思,如同一塊木頭似的,蔡曉麗指哪去哪,這讓兩人只感覺差一點火花。
而程建軍的出現(xiàn),的確讓蔡曉麗的生活,多了一絲不一樣的色彩。
這種和濤子完全不一樣的色彩。
不過顯然蔡曉麗想多了,程建軍兩次找她,甚至主動示好,完全就沒想過和蔡曉麗發(fā)生點什么。
原著中,是因為程建軍看到蔡曉麗苦苦追求韓春明無果。
而韓春明卻是甘愿做蘇萌的舔狗,所以程建軍決定追求蔡曉麗,讓蔡曉麗因愛生恨,讓她仇恨韓春明。
結(jié)果蔡曉麗雖然也出賣過韓春明,但是到了關(guān)鍵的時候,還是回頭是岸了。
而這個世界,蔡曉麗和韓春明的關(guān)系,幾乎沒啥關(guān)系,至于濤子,程建軍都不認識,自然沒啥動力追求蔡曉麗。
他的目標是蘇萌和齊思喬,而不是蔡曉麗這種普通女人。
他之所以兩次來見蔡曉麗,自然還是來打聽韓春明的消息。
自從上次得知,韓春明決定要參加高考后,程建軍一直在找韓春明身上的突破口。
他并沒有去特意跟蹤韓春明,再說那樣也很容易被韓春明發(fā)現(xiàn)。
他知道韓春明人脈比他廣泛,從其他知青那,程建軍打聽到韓春明兩年前,就已經(jīng)找過一批關(guān)系好的知青,說起可能要恢復(fù)高考的事了。
得知這事后,程建軍對韓春明的妒忌心更加重了,韓春明一直說自己是他的發(fā)小,兄弟,可他從來沒通知過自己說要恢復(fù)高考的事。
要是韓春明兩年前就開始復(fù)習,那他能考上大學的幾率,可比自己高多了。
一想到韓春明到時考上大學,而自己可能要名落孫山,程建軍心中那股嫉妒之火,就如同倒了幾升汽油似的,無法熄滅。
通過打聽,他自然很快就找到蔡曉麗這個突破口。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蔡曉麗這個突破口,打聽出來消息,讓他有些意外驚喜。
蔡曉麗對程建軍并沒有多少防備心里,先不說都是一起下個鄉(xiāng)的知青,還有程建軍和韓春明是一起長大的,兩人聊天的時候,談?wù)撈痦n春明也正常。
從蔡曉麗口中,程建軍得知,韓春明這兩年一直在跟著一個老頭在收破爛,并且還兼收一些古董。
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蔡曉麗一個遠房親戚家,有一個蟠龍瓶,韓春明就是通過蔡曉麗購買到的。
蔡曉麗對程建軍并沒有什么防備心,主要是韓春明也沒和她說過程建軍的事。
加上程建軍說話技巧高明,在不知不覺就把話套去了。
得到這個消息后,程建軍內(nèi)心欣喜若狂,他不太懂什么古董,但是他是知道的,私人是禁止交易古董的。
當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七七年了,國家對這方面管控并不算特別嚴。
這個年代,還完全沒有私人交易古董的土壤,一些買賣文物的販子,大多都是有特殊渠道的,比如走私到海外那種的。
在國內(nèi)古董交易市場,幾乎還是死氣沉沉一片。
后世大名鼎鼎的潘家園,現(xiàn)在還叫潘家窯,根本還就一居民區(qū),真正到了八十年代末,國內(nèi)才真正升起古董熱。
到了九十年代,國內(nèi)對私人古董交易開始放開,加上各種影視作品,讓國人知道了古董值錢,那個時候,國內(nèi)的古董收藏熱,才真正步入正軌。
而在七八十年代,一些明清的老玩意,對于燕京人來說,那都是家家戶戶都有的玩意。
大伙也沒當古董賣,純粹就是舊貨破銅爛鐵賣,只要不是上綱上線,基本也沒人管,但是一些珍貴文物,只要有確鑿證據(jù),上面肯定會查。
如果自己抓到韓春明交易的證據(jù),再舉報,只要證據(jù)確鑿,那韓春明就完了。
別說高考了,他的人生自由,估計也得完蛋!
想到這里,程建軍就激動難耐。
但是經(jīng)過兩年前的事件后,程建軍現(xiàn)在可比當初穩(wěn)重太多了。
這次要辦韓春明,就辦得利落,絕對不拖泥帶水,干干凈凈搞定,而且絕對要證據(jù)確鑿,不給韓春明再有翻身機會!
所以他必須把計劃做得萬無一失,確保不會再有半點紕漏!
于是,他再一次約見蔡曉麗,這一次程建軍,更加紳士了,兩人吃了飯,又一起逛了一個小時的公園,最后程建軍把蔡曉麗送回家,才離去。
兩人在一起的四個小時中,程建軍詢問韓春明的事,不超過十句話,但是這簡單的十句話中,程建軍又了解到一個信息。
那就是韓春明收的古董,很少出售,從蔡曉麗口中得知,韓春明曾經(jīng)半開玩笑和她說過,這些古董以后留著給在自己兒子的,當傳家寶的。
還有韓春明收的古董,出的價格都是特別高,上次她親戚那個蟠龍瓶,韓春明最后出了三百六十塊,而文物商店聽說才出一百塊不到。
程建軍把這些信息一一記下了,現(xiàn)在高考的時間還未有確切消息,時間還充足,程建軍并不急著這一時。
既然要把韓春明打入谷底,那自然得準備充分。
如果在高考前夕,韓春明突然被抓,那韓家老母,會不會氣得吐血?
程建軍想想就有些激動!
轉(zhuǎn)眼到了十月中旬,盡管恢復(fù)高考的消息,上面還未下發(fā)通知,但是燕京的老百姓,基本已經(jīng)知道,這是板上釘釘?shù)氖铝恕?br/>
終于,77年10月21號,各大報刊頭版頭條,幾乎同時刊登了一則消息。
正式恢復(fù)高考!
七七年這次恢復(fù)高考,對于這個國家來說,無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進步。
而對于個人來說,自己的命運,也將徹底改變。
已經(jīng)有十二屆的初高中生畢業(yè)生,期盼已久,一起五百七十多萬學子奔上考場,對于這些學子來說,時間還是太倉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