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十多萬大軍如同一片黑色的洪流一般,沿著那正在搭建的土城坯子向東北而去。
????自昨日迅速結束了一天的談判之后,今日清晨十萬魏軍天未亮便開始造飯,剛看得清路時,大軍便已開拔,前軍走出幾里地之外后,后面的民夫組成的雜軍才剛剛收拾好營寨。待得日頭偏西時,這十萬大軍,連同那四國盟軍,都已出現(xiàn)在了華陽以北的六十里地外。
????魏軍這是要趕到中陽過夜,是的,昨日魏侯又接到了齊軍開拔的消息,于是以鐵腕手段強迫韓侯和王室簽下賠償條約后,當夜便與魏軍眾將領商議,定下次日清晨便大軍東去,抵擋齊軍。
????而這消息也在昨晚便送到了王室,早早便告知了魏侯的意思,那便是今日早晨不管周天子起不起得了床,到了時間必須隨軍出發(fā)。
????所以周扁也不得不強迫自己起了個早床,話說這些日子天天睡到自然醒,都有些開始賴床了,還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于是午飯過后,在這搖搖晃晃的馬車之上,周扁便在侍女的服侍下沉沉睡去。這一覺只睡到太陽西下。
????一覺醒來,望見那斜陽,周扁竟一時分不清這是朝陽還是夕陽了。好一會后,視線里才清晰起來,向西望去,竟然是連綿不斷的矮矮土城。
????準確的說,是尚未完工的土城坯子,看其模樣,竟是聞名后世的長城,隨地勢而起伏,占據(jù)在山丘之間,夾住險要,時隱時現(xiàn),與折向東北的小路而近乎平行。
????望見這陌生而又熟悉的“長城”,周扁一時迷糊了,這不是中原地帶么,怎么也修有長城,這時間也比秦始皇早了不知幾百年呢。
????有疑惑,自然長者解惑,片刻后,寧越便攀上車來,坐在了周扁的對面。
????一番解釋之下,周扁這才得知,原來這是韓國這些年修筑的長城,自韓衰侯遷都新鄭后,便開始修建,至今已經修了八年多了,衰侯修了兩年沒有修完,韓侯若山又接著修,但韓國畢竟國力有限,所以到現(xiàn)在還是土坯,也不知韓侯武還會不會接著修。
????不過這長城卻是面朝東方的,準確的說,便是防備魏國的,從這點看,周扁便要忍不住贊嘆韓衰侯一聲了,這天下大勢看得極為清楚,韓國畢竟底子薄,面對強魏,還是保持防守姿態(tài)比較的好。
????而聽聞這長城目前已經修了一百多里了,沿大河向正東,然后轉而向西南,彎成一個角狀,似乎直指魏國大梁,難道韓國早就看出魏國將要遷都大梁嗎?但這長城南邊離著韓都新鄭還有幾十里地,也不知何時才能修過去,徹底將國都包圍在其中,不然堂堂國都,也不會這么容易就暴露在魏國鐵甲之下。
????說罷這長城后,周扁便凝目望向寧越的脖子,原來那寧越的脖子上赫然纏著一圈白紗,白紗上還隱隱透著絲血跡。
????“寧卿,早先我們商議的策略中,并沒有你自殺要挾韓侯這一條,寧卿為何要如此拼命?那會可很是嚇了本王一跳,至今想起仍有后怕。”
????的確,昨日寧越突然將佩劍橫向自己的脖子,那一刻,不禁韓侯嚇呆了,便是魏侯和周扁,所有人都嚇呆了,別說這寧越還真夠狠的,那佩劍一橫便挨到了脖子,眼看已經劃出血來了,幸虧反應過來了的周扁一聲大叫,讓寧越的手頓了頓,爾后王孫滿迅速沖上,與寧越奪起了佩劍。
????其實寧越哪會真?zhèn)€自殺,不過就是等著周扁一聲喝止罷了,因為韓侯的人也好魏侯的人也好,都不會出聲喝止的,只能是周室大王。不過周扁若是慢了一拍,或許這佩劍還會劃得更深一些,所以聽到周扁稍稍遲鈍了一瞬間的大叫,寧越心中也是暗暗松了口氣。
????不過接下來的戲份還是要做足,于是寧越又與王孫滿兩人拉扯起來,甚至劍鋒將王孫滿的手掌都劃破了。還是周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啼,一邊哭還一邊喊著,本王離不開寧大夫啊,若寧大夫死了,這叫我王室如何過得下去啊,等等,哭得如同亡國的少年天子似的,只哭得魏侯煩躁韓侯動心。
????最終還是魏侯一聲大喝,止住了這場悲劇,寧越便理直氣壯的要求魏侯出面,而魏侯自然也答應了,于是開始一直不怎么張口的魏侯開始發(fā)話了。
????一番激烈的爭辯之后,終于定下了韓國賠償王室四邑,緱氏、九里、刑丘和陵觀,再賠償一萬萬錢。這錢自然是以周室的方孔圓錢為準,一萬萬錢便是五百萬斤銅,韓侯能拿出這么多銅嗎?
????答案自然是拿不出的,把韓國所有的兵器都融了,或者把新鄭所有的貴族洗劫一遍,或許才會有。這也是用重金屬做貨幣的不足之處。
????在這里,雙方僵持不下,于是魏侯提了個方案,這也是列國慣用的,那就是拿布帛和糧食,來抵押錢財,同時再少部分用黃金支付,這樣韓侯倒是能接受,于是又是一番談價,畢竟一匹布帛值多少錢,不是很好界定。最終定下了黍米五千一斗,麻布六錢一匹,布帛二十錢一匹。
????不過總的數(shù)目在韓侯看來,還是巨大無比,一時難以付清。于是周扁提出來一個創(chuàng)造性意見,那便是分期付款。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分期這一說,倒不是什么技術難度,而是沒人想到而已。果然這一想法提出來后,韓侯立即便答應了,而魏侯也是兩眼發(fā)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接下來就好辦了,強勢的魏侯面前,韓侯不敢再有所推卸,三方很快就將規(guī)程定了下來。四個邑在一個月內交接清楚,一萬萬錢的貨幣或者貨物一共分六批在三年之內交付清楚,今年交付兩批,第一批是銅錢和布匹,一個月內送到洛陽,第二批是糧草,在秋收之后送到。
????在場的除了三位君主,便都是能臣,終于搶在日頭偏西前,將規(guī)程用漆筆寫在了三張縞布之上,同時約定了韓國日后承認王室在洛陽的地位,并表示王室和韓國均支持魏侯為天下諸侯伯長。這三份均有三位君主和在場所有大臣的簽字及畫押,倒不怕日后韓侯抵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