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天色已黑,還是先趕往軹關(guān)去吧。外臣在此保證,此后再也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來驚擾大王,這伙刺客暫未查明身份,不過外臣已讓人收到車上去了,要懸在軹關(guān)之外讓人相認,定要查出逃漏之人和主使者。”
????王錯站在馬車之外躬身答道。
????“就如司馬大人所言吧?!辈环判囊层@入了馬車之內(nèi)的寧越替周扁還禮答道。
????隊伍很快就又開動了起來,速度和之前保持一致,顯然魏軍并沒有因為這次事件而有那么一絲的驚慌。
????掀開車簾向外望去,只見最外側(cè)的火把離著隊伍中央足有十個人的距離,看來為了保證安全,魏軍將士兵灑的這么遠,也是蠻拼的。因為這會尚還在軹道末端,道路并不寬敞,那些最外側(cè)舉著火把的士兵,可能就要在山上,或者在林子里。而在這漆黑的夜里,哪怕手中舉著火把,也不可避免的會跌倒或踢傷,可以想到,魏軍必將為此付出減員的代價。
????而王室自己的親衛(wèi)隊也加強了警戒,周扁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馬車四周擠滿了自己的親衛(wèi),盾牌都舉在了手中,這些訓練有素的親衛(wèi),當有所準備時,絕對能第一時間擋住來襲的任何敵人。當然代價是長時間保持警惕,容易讓人疲勞,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一些幻覺而造成不當?shù)呐e動。
????不過那軹關(guān)城并不遠,周扁也不想路上再出什么意外了,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聽說過有連環(huán)刺殺,但小心總沒大錯。而且周扁知道,不光寧越守在馬車里面,就連樊馀也持劍坐在了馬車前面車夫的旁邊。
????整個隊伍小心翼翼的向前行去,然而并沒有走多遠,便忽聽前面?zhèn)鱽硪宦暣蠛?,“什么人?不準靠近!?br/>
????嚇得王室親衛(wèi)們一陣緊張,樊馀也拔劍站了起來。
????但只聽前面來人低語了數(shù)句之后,隊伍又開始了正常前進,片刻后消息便傳了來,原來是軹關(guān)校尉以及先到的前軍將軍見這么晚魏侯車架還沒到,便出關(guān)尋來了。
????一路無話,沒花多長時間,大隊伍便到達了軹關(guān)城,入關(guān)之后再分配好房間,夜已經(jīng)深了,巧奴也恰在這時醒來,掙扎著想要伺候洗睡,卻被周扁給勸住了。
????次日卻是難得的睡了個大懶覺,因為魏軍要在軹關(guān)之中休整,這一路醒來,軹關(guān)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城邑,并且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軍事要地,魏國在這里不禁屯有糧草器械,還有大量的空房間可供將士休息,所以在疲勞的趕路之后,選擇在這里休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出軹關(guān)向西,便是韓國國境了。魏侯此次回朝的路線是要穿過韓境的,雖然已經(jīng)遣使去協(xié)商了,雖然魏侯剛剛打敗過韓國,但魏侯必須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應(yīng)對可能的變化,所以前面一千多魏軍已在此等候,魏侯還要等待后面尾隨的兩千魏軍,五千大軍休整好后,將以最佳的狀態(tài),去全速通過韓境。
????按照這個時期的傳統(tǒng),一般情況下一國君主如果要跨過一個國家的領(lǐng)土,要想去不相鄰的另外一個國家,一般都會走國與國之間的邊境線,但顯然也有些情況例外,比如大軍經(jīng)過為了節(jié)省路程,比如著急趕時間,魏侯目前這種情況顯然屬于后者。
????但國君借道回國,畢竟不是小事,肯定要得到另一國的允許,而先行一步的魏國爨襄將軍,自然已經(jīng)早早就知會了韓國河北之地的貴族,而韓國剛剛敗于魏國,顯然在這個時候是不會不同意的。
????不過魏侯還是小心翼翼的多等了兩天,第二天后面的軍隊到達,湊齊了五千士兵,第三天全軍休整,這兩天周扁則是無所事事,在軹關(guān)城中逛了逛。
????這軹關(guān)并不大,但卻是個軍事要地,這軹關(guān)建在軹道的最西端,城高而堅,城墻都是用土石建成,并非全是夯土,城墻和城樓都很完備,城內(nèi)還有大量的兵營和糧倉器械倉,哪怕魏侯的人馬在這里哪怕休整一整個冬天,都不會有壓力。
????同時周扁還注意到了,那些個刺客的尸體被掛在了東西兩個城門處,不過周扁卻是以為不會有什么效果,因為刺客都準備的如此充分了,怎么會在軹關(guān)城中留下痕跡呢?刺客必然是從別處而來。若是能將搜尋范圍弄大些,比如整個軹道周圍所有的村莊和獵戶,說不定還能找到這些刺客是從何而來,再順著往前摸,或許能找到些蹤跡。
????但周扁認為,魏侯是不會如此大動干戈的,并且周扁還相信,哪怕魏侯這樣做了,也不會找到什么結(jié)果,因為這個時代可不是大一統(tǒng)的國家,魏侯順著查,這刺客必然是從別國而來,在這個國與國之間沒有海關(guān),沒有護照的情況下,你不能去指責魏國輕易放入了刺客,也更不能去跨國稽兇,必然要借助別國的力量,不然便又是國與國之間的大戰(zhàn)。
????所以周扁沒有去主動追問魏侯追查的怎么樣了。
????不過在入軹關(guān)城的第三日,在臨時營地之中,周扁卻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洛陽來使,王平。
????這次僅來了一架馬車,一名車夫和兩名走卒護送著王平一路前來,滿臉憔悴的王平一望見王室一干人,便是一句話,“幸不辱命?。 ?br/>
????原來王平這次從洛陽送信,先是到達大梁,打聽得大王隨魏軍去了濮陽,剛走沒多遠便碰見了大雪,不得已又返回大梁,待雪停后,這才小心翼翼的繞開戰(zhàn)場,等到了濮陽時,卻聽說大王又隨魏侯往安邑去了,在弄不清魏軍的路線情況下,王平毅然決定走軹道橫穿韓國,反正這是周室的車輛,從哪國走都可以的。
????于是在軹關(guān),王平幸運的與大王匯合了。
????難怪這次來信等了這么久,原來如此曲折。
????慰勞王平一番之后,周扁便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洛陽來信。
????十月底的時候,韓國如約移交了四邑,不過卻如同寧越所料般,韓國將這四邑里的所有糧食,包括地里剛收的還有農(nóng)戶家里儲存的,統(tǒng)統(tǒng)收繳了,也就是說韓國給了周室上萬張饑餓的嘴巴。
????不過韓國沒有做絕的是,并沒有將這四邑里的所有青壯男子都擄走,只是撤離了自己的所有機構(gòu)人員。
????同時韓國的第一筆賠款也到了,不過還是沒有糧食,只有錢幣和綢布,太師和白相按照周扁意思,將綢布賞給了城中的貴族和有功將領(lǐng),再將錢幣分成了三份,一份發(fā)給了普通士兵的兵餉和賞錢,一份發(fā)給了貴族和有功將領(lǐng),還有一份則留在王室之中,畢竟王室所有產(chǎn)業(yè)想要重新啟動,還是需要一筆資金的。
????然后幸運的是,河洛地區(qū)今年迎來了一個大豐收,糧食收上來,不僅能滿足洛陽的需求,還給借貸了下去,以幫助那四邑之民渡過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