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烈陽宗等四大宗門一戰(zhàn),雖以華夏宗的勝利而告終,但方蕓等人也意識到了宗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華夏宗的整體實力,略勝烈陽宗一籌,但若如今日一般,同時對付烈陽宗等四大宗門,便會力有不逮,陷入危險境地。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華夏宗弟子人數(shù)太少的緣故。
真武界的三品宗門,通常都有數(shù)千名弟子,而華夏宗卻只有區(qū)區(qū)千余名弟子,人數(shù)還不及一個四品甚至五品的小宗門,這樣一旦遇到人數(shù)眾多的強敵侵襲,便會吃個大虧。
經(jīng)過商議之后,方蕓等華夏宗高層一致決定,向整個神武洲“招賢納士”,吸納更多的武者加入,以壯大宗門實力。
之前一戰(zhàn),華夏宗以一宗之力,滅掉來犯的烈陽宗等四大宗門,可謂是一戰(zhàn)成名,風頭大盛。
迅速崛起中的華夏宗,引起了臨近不少宗門的關(guān)注和憂慮。
實力弱于華夏宗的宗門,擔心利益受到侵犯甚至是被吞并。
實力強于華夏宗的宗門,擔心又多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甚至有朝一日會被趕超。
于是在華夏宗與烈陽宗等四大宗門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不久,距離華夏宗最近的一個二品宗門竟前來興師問罪,借口是烈陽宗屬于他們庇護下的宗門,卻被華夏宗所滅,他們要為烈陽宗討個說法。
二品宗門的整體實力,在強宗林立的神武洲雖然只能算是二流宗門,但也有十幾位宙級強者坐鎮(zhèn),實力不可小覷,絕非一般的三品宗門能夠抗衡。
在很多武者眼里,華夏宗雖然擊敗了烈陽宗等四大宗門聯(lián)手,但整體實力依然遠遠無法和二品宗門抗衡,因此這一次恐怕在劫難逃。
在蘇玲瓏、東方如畫、鬼手等人到來之前,面對那個二品宗門的興師問罪,華夏宗還真沒辦法應(yīng)對,受到的威脅會比之前烈陽宗等四大宗門的侵襲還要大上許多。
不過如今,隨著蘇玲瓏、鬼手等人的加入,華夏宗整體實力大增,尤其是蘇玲瓏、方蕓等人聯(lián)手,反復演練了當初方白傳授的聯(lián)手合擊陣法后,底氣更足,具備了和二品宗門抗衡的能力。
前來華夏宗興施問罪的二品宗門,由一名長老、兩名執(zhí)事以及百余名宗中精銳弟子組成,在那二品宗門的宗主看來,這樣的陣容,應(yīng)該足以橫掃華夏宗了。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雙方一言不合開打之后,那二品宗門派出的幾位高層兼百余精銳弟子,在方蕓等人組成的聯(lián)手合擊陣法圍攻下,沒能堅持多變,便全軍覆沒。
那損失慘重的二品宗門,因為此戰(zhàn)而元氣大傷,不敢再輕舉妄動。
這一戰(zhàn)之后,華夏宗更是威名遠播,奠定了方圓千里內(nèi)第一強宗的地位,一時間大量武者由各地慕名而至,欲加入華夏宗。
華夏宗雖然求才若渴,急于擴充實力,但也不會良莠不分的接納所有投靠者,而是會先檢驗對方的實力和品行,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甄別,確實對方不會是其他宗門弟子混進來的奸細,這才會將其正式接納入宗。
短短一月時間內(nèi),原本只有千余名弟子的華夏宗,迅速擴充到了四千人左右,儼然有了幾分大宗強宗的幾分氣象。
不過方蕓等人深知,目前的華夏中,無論弟子數(shù)量和實力、修煉資源儲備、宗門底蘊等等,和真正的大宗強宗都無法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