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費倉鹽井,在九山郡三十里之外,是個小鎮(zhèn)。
因為有鹽井,商貿(mào)往來頻繁,繁華的像座山間小城。
灶戶、鹽商、運鹽車隊、鹽運使下屬部門混雜。
一行人天不亮出發(fā),十匹馬、兩輛馬車早上到了費倉。
這種車隊很快引來注意,不過都是遠遠看著,沒有人敢上前。
一行人騎馬挎刀,明顯不是好惹的。
讓王四海打聽消息,王淵信步由韁觀察小鎮(zhèn)。
很快,他蹙起眉頭!
胡夢瑩敏銳察覺:“公子,怎么了?”
王淵開口:“費倉不是有鹽井么,怎么也像富縣一樣貧困!”
一地供三郡之鹽,費倉該肥的流油,人人衣食無憂。
但大街上,除了衣著華麗鹽商、小吏,大多人都是破衣爛衫、瘦骨嶙峋,與富縣百姓沒什么兩樣。
許多流民在討飯,走路都搖搖晃晃!
胡夢瑩被問住了,對于費倉情況,她并不清楚!
汪重樓道:“淵叔,費倉有大量鹽井不假,家家戶戶也負責(zé)煮鹽,但真正的大頭都被甲頭、鹽商拿走了,便是官府也沒收多少,更別提灶戶了,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br/>
王淵蹙眉搖頭。
這灶戶和富縣百姓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地主、豪強變成了甲頭、鹽商!
“淵哥,打聽清楚了!”
王四海帶人回來了:“費倉有十八個村莊,這里的百姓叫灶戶,世代負責(zé)替朝廷煮鹽,官府用‘灶甲法’管理他們,幾乎一個村一個甲頭,甲頭負責(zé)管理灶戶,鹽商買鹽都要找甲頭,商量好再找鹽運司的人,買官袋、驗鹽鈔、鹽引,然后蓋戮,辦各種手續(xù)!甲頭比我們那的地主還富,都在這費倉鎮(zhèn)上蓋的大宅住,位置我也都打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