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話,小道士連忙搖頭:“答應了二小姐可不敢說。”
“我的簽子竟然是三根上上簽?!贝逎O若有所思的看著張角,他懷疑這小道士在簽子上做了手腳,想要在自己這里多訛些錢財,這不都是江湖中人慣用的手段嗎?
崔漁上下打量著小道士,小道士還一本正經(jīng)的解釋了句:“已上大吉,應一五七數(shù),及亥卯未年月日時,方位正東。”
崔漁聞言愣住,正東方向那不是李家村的方向嗎?
至于說的時間,他有些聽不懂。
“貴不可言!信士貴不可言!”張角不斷夸贊。
崔漁看著眼前的張角,目光在張角與簽筒之間來回搖擺,心中遲疑不定。
“這是一碗金沙,還請道長笑納?!贝逎O還是沒有多說,將一碗金沙自袖子中掏出,遞給了對面的小道士。
小道士看到金沙眼睛亮了,連忙伸出手將金沙接住,然后隨手塞入袖子里。
“信士?!毙〉朗靠粗逎O要走,略作猶豫道了句。
“道長還有事?”崔漁腳步停住。
那個簽筒雖然好,但需要億萬詭異之力,而那簽筒這么長時間都不能給自己反饋,可見誕生詭異之力也必定是奇慢無比。
就算一天誕生一縷,那一年也才三百六十五縷。十年三千六百,一百年三萬六千。一千年才三十六萬。一萬年才三百六十萬,十萬年才三千六百萬。
他要等三十萬年啊!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到時候世界都沒了。
而且他能感受到簽筒似乎與小道士周身契機融為一體,已經(jīng)被小道士煉化,成為了小道士的寶物。
“你家中老母喜愛靈性之物,小道這簽筒是祖?zhèn)髦?,雖然不能送人,但可以借你母親供奉一段時日。”張角看著崔漁目光中滿是慈悲。
張角是真的餓急眼了!
現(xiàn)在這世道,想要混口飯吃怎么就這么難呢?
他都已經(jīng)三天沒吃飯了!
要不是崔漁改口,他早就將這筒子賣了。
看崔漁家世不錯,現(xiàn)在這般世道還有錢來武館習武,必定是個家中富裕的。要是對方母親供奉簽子,自己去蹭飯,很天經(jīng)地義吧?
而且先前崔漁說求仙問道,確實叫他起了心思。自己能不能也跟著蹭一蹭仙緣?
“可以嗎?”崔漁笑了。
“當然可以。我輩出家人也是有成人之得!”張角連忙點頭。
混飯吃當然是其一,最關鍵的還是崔漁接連抽中三次上上簽,張角混江湖七八年,可從沒遇見過這等怪事。
而且他也知道,自家簽筒也不是尋常之物,比如說出現(xiàn)在自己腦海中的信息。
可不尋常歸不尋常,這玩意不能當飯吃?。?br/> 又不能給他神通道法,飛來飛去的本領,只是告訴他如何解簽,他能怎么辦?
道士也得吃飯啊。
崔漁三次抽中上上簽,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運道。
“行,那就有勞道長了?!贝逎O笑了。
“咱們?nèi)コ燥垼俊睆埥强粗逎O,肚子忽然一陣嘰里咕嚕作響。
崔漁笑了笑,看了不遠處的酒樓一眼:“去吃飯?!?br/> 二人進入酒樓,各自點了一大碗面條,然后禿嚕禿嚕的吃著。
吃完飯后崔漁對著小二一陣打聽,才向百草堂的方向趕去。
百草堂確實是很出名,至少在大梁城很出名。
百草堂有一位老儒生,專門教授平民文字,你說奇不奇怪?
“你要去百草堂?”張角抱著簽筒,勒起鼓鼓囊囊的肚子,緊緊的跟在崔漁身后。
“道長知道百草堂?”崔漁頭也不回的問了句。
“當然知道,百草堂那個奇葩老儒生誰不知道啊?!睆埥菗u頭晃腦:“專門給平民子弟教授知識,簡直是開天下先河?!?br/> 文字那是貴族才能掌握的利器,這老儒生竟然想給平民子弟上課,你說奇怪不奇怪?
“那百草堂的學生一定很多了?!贝逎O問了句。
“并不多,那老儒生只有三個徒弟。你想想,平民子弟平日里忙于生計,哪里有時間去聽課?”張角道。
崔漁一愣。
有人教課,竟然無人去聽,真是世道悲涼。
“道長識字?”崔漁忽然小道士解簽子的一幕,開口問了句。
“不識字。”張角想都不想直接搖頭。
崔漁面色詫異。
“我一接過簽子,那簽子的信息就自動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了?!睆埥且膊浑[瞞。
不識字就是不識字,假裝識字以后一定會被人給戳破。
崔漁聞言恍然:果然是神異之物。
那簽筒果然不同尋常。
二人一路走來,又過大半個時辰,來到了城南之地,一座狹小毫不起眼的巷子內(nèi),一陣朗朗讀書聲透過巷子遙遙傳了過來。
巷子簡陋,堆滿雜物。
雞籠、兔籠堆在一起,一股難聞的味道順著灼熱的風吹過,叫一旁的小道士使勁捂住鼻子:“到了!巷子里就是老儒生的家?!?br/> 崔漁沒有理會小道士的話,對于難聞的惡臭味道,反復沒有嗅到,而是靜靜的站在巷子外,安靜的聽著耳畔傳來的讀書聲。
讀書聲蒼老,但卻陰陽頓挫,似乎蘊含著某種獨特韻律,似乎天地四時,陰陽四象的規(guī)律蘊含其中,叫人忍不住沉淪。
大概過了盞茶時間,讀書聲停止,崔漁回過神來,依舊是沉浸曾經(jīng)的韻味之中。
“是個有學問的。”崔漁邁步向巷子里走去。
巷子有兩米寬,住著十幾戶人家,一側擺放雞籠、兔籠,看起來有些窄。
走過一戶戶大門,崔漁終于在一座破舊的大門前停下腳步。
大門沒有關,院子里搭建了一個涼棚,棚子下站著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者。
老者精神抖擻,筋骨健壯氣血渾厚,先前響亮的讀書聲跨過百米巷子,就是老者發(fā)出的。
三個學生更有意思。
一個二十多歲,懷中抱著一把簡陋的長劍,劍鞘上歲月斑駁,顏色早就已經(jīng)褪去。男子身穿青衫,面容普通,此時閉著眼睛懷抱寶劍坐在那里,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