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王云倉介紹。
此時通州屬于淮南東路。
行政級別為府,地位相當于后來的地級市。
按照歷史發(fā)展,到元朝至元十五年,通州還將升為通州路,后來依舊恢復(fù)州,由此可見,這是個古代大城市。
通州城。
王琛憑借傳信順利進入。
再過些年,宋朝徹底統(tǒng)一后,別說進出城門不需要各種證明,哪怕跨省經(jīng)商都沒事,這得益于宋朝的戶籍制度,也正是戶籍制度的變革,讓宋朝百姓人身束縛減弱,促使宋代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要知道,在古代歷史當中,宋朝是唯一一個商業(yè)稅收入超過農(nóng)業(yè)稅的朝代!
現(xiàn)在不行,沒身份證明會被當成他國奸細,畢竟還在打仗呢。
此時已是中午十一點多。
兩人在附近小飯館里隨便吃了點,花了八文錢,兩碗帶肉的湯面。
說到銅錢,這里不得不提一句,在宋太祖建隆元年到至仁宗慶歷四年,八十多年間所鑄錢幣都是不減重的正常小平錢,一文就是一文。后來慶歷五年鑄行慶歷重寶當十錢后,從此“折二”、“折三”、“當五”、“當十”的通貨膨脹鑄幣成為經(jīng)常化。
折二、當五顧名思義,一枚能當兩文、五文使用。
吃完面。
王琛跟在王云倉后面來到官府開的撲賣樓,是一棟兩層占地面積頗大的木樓。
走進去,里面沒啥人,除了類似掌柜的就只剩下兩三個小廝。
有人上來招呼了,估摸是古代服務(wù)員,十五六歲戴方帽的小廝,“兩位爺,有何貴干?”
還未來得及說話,王云倉便充當起狗腿子,挺了挺胸膛,指著旁邊王琛,道:“我家少爺想要撲賣一寶貝。”
小廝眼前一亮,立刻道:“何物?”
王琛把早就取出來的玻璃鏡子從包袱中拿出來,“?!鹆хR?!彼浀霉糯AР唤胁A?,一般叫琉璃。
小廝還未說話,坐在柜臺后面的三十來歲中年人眼睛已經(jīng)直勾勾瞧過來,他立刻站起身一臉動容道:“客官,您的琉璃鏡純凈無瑕,竟然要拿出來撲賣?”
小廝介紹道:“此乃我鋪閆掌柜?!?br/> “閆掌柜好?!蓖蹊柡谩?br/> 心中卻在納悶。
玻璃鏡子拿出來撲賣有什么問題嗎?
下一刻閆掌柜便解釋了撲賣的真正意思。實際上撲賣是以錢幣為道具,以字幕定輸贏,如果買家獲勝,可以折價購物。
聽完介紹,王?。骸啊彼┝祟┩踉苽},這老小子不懂裝懂差點坑了哥們兒啊。
王云倉一臉尷尬,訕訕笑了兩下沒再言語。
撲賣肯定不行。
難道只有走當鋪?
還未想完,閆掌柜又笑吟吟開口道:“若您真心想把此物賣個好價錢,我們鋪子提供唱賣,只是要收取一定的押金,待事成之后收取抽成退還押金?!?br/> 唱賣?
這又是什么鬼?
王琛眨眼道:“唱賣?”
“對?!遍Z掌柜說著已經(jīng)從柜臺后面轉(zhuǎn)出身,對著小廝呵斥了句,“還不給貴客上好茶?”見到小廝匆匆朝里而去,他又看向王琛,解釋道:“唱賣即我們公開讓人競價,最后價高者得,待成交后,我們會從中收取一成抽成,剩下都歸您所有?!?br/> 噢,就是拍賣。
想不到古代也有。
實際上最早的拍賣出現(xiàn)在印度佛教,大約7世紀在中國佛教寺廟中逐漸流傳,《十友律》里面曾記載:
“從今日聽眾僧中賣衣,未三唱,應(yīng)益價。”
“三唱未競,益價不犯?!?br/> 這里說的“三唱”指最后三次叫價。
“益價”意為加價。
“犯”表示抵觸。
大概意思為拍賣衣服時,凡叫價沒超過三次,競買人可以繼續(xù)加價不受限制,直至拍賣標的被三次叫價賣出為止。
后來唱賣慢慢流傳到古代社會當中,官府和義莊主持唱賣的比較多。
王琛懂了,立刻道:“行,那我琉璃鏡放你們鋪子里拍……唱賣?”
閆掌柜一臉笑意,伸手拉著王琛往里走,“來來,我們里邊說話?!彼呑哌呎f道:“你的琉璃鏡少說值百金,唱賣的話我準備底價開五十金,按照規(guī)定,你只需要放二十五兩銀子押金,我便可以給你開具唱賣文書,待到五天之后唱賣日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