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狗子兄妹買了豆腐連聲道謝,這就出村去尚縣賣了。
王海家來買豆腐的是豐氏、王燕,母女推著板車。板車一車能裝二百多斤。
別看兩人都是女流之輩,力氣可不小,特別是豐氏,以前在娘家就是干活的好手,嫁給王海后也不偷懶,常在地里干活,手勁比村里一些男人都大。
母女把一板車豆腐拉到家,早就有族人推著獨輪車、提著木桶在大門口等待買豆腐。
母女以前替李家收購過雞蛋、面粉,在買賣上輕車熟路,兩人分工,豐氏稱豆腐,王燕收錢。
豐氏眼力有準(zhǔn)頭,比紙厚不了多少的鐵片往豆腐上面切下去,心里估計多少斤稱出來的重量誤差半斤左右。
“嫂子,多給我家稱點豆腐。”
“嬸,我起個大早就是為了多買些豆腐,你這鐵片往那邊去一點多給點可好?!?br/>
族里的青壯年都去砌火炕了,來的族人都是婦人、半大的孩子。誰都想多買些豆腐多賺點銀錢,跟豐氏、王燕說話的語氣好得不能再好了。
一車二百多斤豆腐,很快就賣光了。買到的族人拿著豆腐就要出村去賣了。買不到的族人催促豐氏母女趕緊去李家進(jìn)豆腐。
李如意朝豐氏母女道:“別著急,這鍋豆腐馬上就出來。你們在外面等會兒。”
從大清早一直忙碌到上午一個多時辰,豐氏母女從李家到自己家來回折騰了三回賣出去了七百一十六斤,包括王立冬、王春分在內(nèi)的族人都買到了豆腐。
母女也是累了,稍坐片刻就去了李家,這最后一車豆腐是母女留著自己家賣的。
李如意指著一版版的豆腐,“一千豆腐還差二百八十四斤豆腐,剛才煮了一鍋豆腐多出了幾十斤,現(xiàn)在是三百二十斤豆腐,多出來的三十六斤豆腐你們要不要?”
豐氏猶豫了一下,方道:“要。”
李如意知道豐氏是擔(dān)心豆腐太多了賣不出去,微笑道:“六斤就算送你們的,總共是一千零三十斤豆腐,三兩六錢五個銅錢,哼,五個銅錢也抹了,你們就給三兩六錢銀子。”
錢都在王燕身上,這就拿銀子付給李如意。
李如意問道:“你們母女去縣城路遠(yuǎn),用我家驢車嗎?”
豐氏答道:“不用了,我花了三個銅錢雇了個人幫我們把板車推到縣城,回來豆腐賣完了板車空的就不用這人了?!崩钌桨洋H子寶貝的不得了,豐氏就不借驢子惹李山心里不快了。再說了,就算借,也不能天天都借。
王族人以禮村為中心,朝東南西北方圓四十里的縣、鎮(zhèn)、村賣豆腐。
可別小看村里的人,有些地主就居住在村里,還有告老還鄉(xiāng)的官員也是住在村里的祖宅,這些人的購買能力比縣城里的百姓還要高。
最先走出去賣豆腐的那撥王族的婦人孩子在豐氏母女還沒有去縣城賣豆腐時就已經(jīng)回來了。
獨輪車、木桶都空了,婦人孩子如同凱旋而歸的戰(zhàn)士,個個臉上帶著自豪得意的笑容。
“我去賣豆腐,人家問這是哪里的豆腐,我說天下獨一無二的禮村李家豆腐,人家一聽二話不說就掏銀錢買。”
“我家三十八斤豆腐,全部賣光了。”
“我家三十七斤豆腐還沒走出十里地就被官道上騎馬的貴人買了,連木桶都拿去了?!敝劣谀就翱隙ㄊ堑媒o錢,且給的錢不低,瞧這婦人喜得嘴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