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還在叨逼叨地訴苦,聽得朱高煦很是無語。
不過他確實也能夠理解,作為一個一心建功立業(yè)的馬上皇帝,大明這點財政收入真不夠他朱棣折騰!
要不是有夏元吉這個小算盤在,只怕朱棣早就成了“楊廣第二”,哪里還有締造出盛世大明的永樂大帝。
不過感慨歸感慨,你搶自己兒子的錢,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爹啊,差不多得了,別叨叨叨,沒事兒我就先走了。”
朱高煦嘆了口氣,準備抽身離去。
繼續(xù)跟這坑兒賊待在一起,指不定他還要作什么妖。
朱棣訴說了一番心中苦楚,還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來源,這心情也好了許多。
“老二吶,山東、順天、河南等地的精兵已經(jīng)開始向宣府大同一帶集結(jié),明兒一早爹就會帶著應(yīng)天與鳳陽的大軍啟程前往順天?!?br/>
“爹離開之后,朝中一切大小事務(wù),都交給你負責,如果出了什么差錯,你就等著去鳳陽高墻度過余生吧?!?br/>
這話一說出口,就代表著朱高煦監(jiān)國理政,成了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br/>
對此朱高煦很是無奈,只能滿臉郁悶地點了點頭。
“爹,明日您去大營閱兵,太孫幼軍可否參與?”
朱棣:“???”
啥?
太孫幼軍?
那群十五六歲的娃娃?
讓他們參與閱兵是什么意思?
朱棣很是不解,不太明白自家老二的意思。
明日參加檢閱的都是各軍精銳,主力大軍早已出了居庸關(guān)在宣府等候。
這檢閱大軍,說白了也是陣前鼓舞士氣,振奮軍心。
你讓一群毛都沒長齊的娃娃,摻和進來做什么?
而且一旦參加檢閱,那太孫幼軍也就會跟隨大軍出征北伐!
朱高煦卻正色道:“爹,此次您北伐是一個絕佳機會,那批太孫幼軍可以視為將校種子,帶他們?nèi)?zhàn)場上歷練幾次,回來之后就可打散至各軍中,帶動全軍發(fā)生蛻變!”
聽了這話,朱棣神情一肅。
“老二,你的意思是……”
“這七千多個良家子弟,經(jīng)過兒子特訓(xùn)之后,已經(jīng)遠超出普通士卒,而且他們家世清白,不少人更是勛貴二代,這些小家伙完全可以成長為我大明軍隊的中流砥柱!”
朱棣聞言挑了挑眉毛,并未第一時間開口。
他在思考,老二這話,究竟有什么深意。
那七千良家子弟,雖然名義上是太孫幼軍,可自建立成軍到接受訓(xùn)練,都是這老二全權(quán)負責!
他方才說日后還準備將這七千余人打散分入各軍之中,成長為中流砥柱……
嘶……老二不會是想……
“中流砥柱?這評價是不是太高了些?朕看他們不過是群毛都沒長齊的娃娃!”
朱棣似笑非笑地回答道,表達出了他對太孫幼軍的輕視。
朱高煦聞言也不惱怒,笑著道:“爹,這回出征就帶著他們吧,還有瞻基、瞻壑這幾個小崽子,跟在您身邊也能多學(xué)點東西?!?br/>
這話永樂帝倒是愛聽,思索片刻之后便點了點頭。
老朱家的兒郎,尤其還是他朱棣的子孫,自然不能做個游手好閑的紈绔廢物!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參加檢閱吧,隨大軍一同出征!”
“行吧,兒子知道了,走了。”
沒了繼續(xù)跟朱老四扯皮的精力,朱高煦直接轉(zhuǎn)身離去。
朱棣看著自家老二的背影,眼中閃過了一抹精光。
開疆雄主,與太平天子,究竟誰更有資格坐到這張龍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