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州,東燕。
王都洛城,王宮大殿。
大殿之內(nèi),張燈結(jié)彩,富麗堂皇。
太后范珺瑤懷抱燕還王端坐于王座之上,燕星瀾居于王座右側(cè)。
王座左側(cè),東方玄闔目持卷,欹枕于為他獨(dú)造的麒麟玉塌之上。青袍白裘,不染纖塵??∶罒o儔,宛若嫡仙。
麒麟拱階墨闌干,赤金鑲玉巧奪天。
青綢織錦龍紋繡,人間宮殿塌上仙。
其下大將軍云海、文相范逸云及文武百官分左右落座,人人案前皆備筆墨絹帛。
正月初五賦新對。此習(xí)俗年代久遠(yuǎn),據(jù)載可追溯到大荒年間。延至今日,卻也又添了些趣味。非再單是將寫好詞對篆刻于左右石碑、門牌之上以圖吉意。
如今是誰人自認(rèn)出了絕妙上對,便可將之掛出,同時(shí)標(biāo)明彩頭。正月之內(nèi),如有人能對出下對,便可憑著下對去領(lǐng)這彩頭。當(dāng)然,能不能拿走彩頭,還須出對之人首肯,亦或是世人公允方可。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借此一較高下、才子佳人借此喜結(jié)良緣、寒門弟子借此魚躍龍門……等等等等,千百年來,留下無數(shù)趣事、佳話。
昔日燕朝之時(shí),南州夏侯夏心虎。便在此日,于封地堰城,出了一則上對,張掛于城門之處。
上對:魚躍此時(shí)海
彩頭:燕朝三品侍郎一職
燕朝曾有明令,各諸侯不得私授五品以上官職,須舉薦上報(bào)朝中獲準(zhǔn)。且轄地之中,麾下只準(zhǔn)配有一名三品文官相輔。
不看出身、不看過往。只須對上此對,便可官居三品。于一方諸侯轄地,已算位極人臣。說是一步登天也未嘗不可。當(dāng)真也是,魚躍出海過龍門。
此上對與彩頭一出,非止南州。東州、西州、中州等地,文人墨客、名儒才子,盡皆奔赴南州堰城。唯有北州之人扼腕長嘆。
“南州路遙啊,正月之內(nèi)趕不到啊!”
一時(shí)之間,無數(shù)下對傳入夏侯之手。夏心虎親閱后,一一回復(fù)。或是勉勵(lì)贊許、或是相贈(zèng)金銀,更是授了幾名五品之下官職。
夏心虎此舉并非荒誕不經(jīng),而是意在聚賢于堰,收天下名士之心。靜待天時(shí),以圖來日所期。
單憑副對子,便要上報(bào)燕朝,舉薦一名三品侍郎為用。如此荒唐兒戲之事,他夏心虎又怎會真的去做。
南州望族南書家的驕子南書賦,五州游歷方歸。于堰城城門處見此上對,一笑縱馬而過。
南書賦回到家中,命下人將一錦軸送至夏侯夏心虎府上。
夏心虎素聞這南州望族,南書家的嬌子南書賦才高八斗,一部《瓊天涼詞》,天下傳唱。于是忙打開錦軸一觀。
‘花開彼岸天’
夏心虎不由呵呵一笑,此下對詞韻工整,意境綿長,確是不俗。正待落筆回書之時(shí),忽覺錦書之下似還藏有一層絹帛。
夏心虎以刀匕剖開,果真還有一層白絹。翻來一看。
‘虎伺艷陽天?虎伺……艷陽天……燕陽天……燕朝燕陽王的天下?意指我夏心虎在覬覦燕家天下么?哈哈哈!’
夏心虎焚去錦軸,大笑出府。親赴王都靈陽。向燕陽王舉薦南書賦為燕朝三品侍郎。
燕陽王早知夏心虎出對彩頭一事,也知這南書賦確是才華橫溢,滿腹詩書。一部《瓊天涼詞》,以詩詞記天下奇景,人間百態(tài),堪為奇書。便是燕陽王也能誦的上幾首,其子燕東來更是四處收錄,愛不釋手。
按說授南書賦一個(gè)三品侍郎,燕陽王倒也不覺太過荒唐,便準(zhǔn)了夏侯夏心虎此事。
‘魚躍此時(shí)?!?br/> ‘花開彼岸天’
確是秒對。燕陽王特命匠人,將此對制成金漆木牌,掛于王宮御花園中。
后,夏心虎與南書賦此對,為后人傳為佳話。而此二人的不臣之心卻不為世人知曉。
不為世人知曉,非是無人知曉。千古以來,相傳有仙家子弟修成乾坤秘術(shù),可坐觀天下之事。其族人逍遙東海,常以載史者自居。而這支遁世一族的名諱便是——東方氏。
燕星瀾今日一身大紅宮衣,上繡云霏妝花并蒂蓮。未施粉黛,秀麗端莊。卻不似往日朝上肅容。略帶俏皮,嬌聲笑道:
“正月初五賦新對,五州四海,普天同樂。殿上諸位也算我東燕飽學(xué)之士。諸位的詞對與彩頭,可是要選出十甲,張掛于我東燕各城城門之處的。常言雖道文無第一,我等也不好叫天下之人小覷了東燕不是?咯咯,星瀾便拜托諸位大人了?!?br/> 言罷,燕星瀾跽坐拱手與眾人行禮,俯首時(shí)卻是偷偷瞥了東方玄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