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夏天的雨水很多,這倒是省去了很多事兒,免去了大家冒著盛夏的酷暑再到熱得不再熱的玉米地里去澆地。
看來今年的秋收是一個好收成。
老燕這次出差持續(xù)了七天之久。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回來的時候十分高調(diào)地招搖過市,好像只怕別人不知道他要回來一樣!
怎么回事兒?
原來他這次回來不是騎著自行車,而是駕著馬車回來的。馬車上套著一頭騾子,它脖子上戴了一個大大地項圈兒,上面綴滿了從小到大一圈兒的銅鈴,一走就叮當叮當?shù)仨憘€不停。
馬車左右兩個車廂小把上分別系著一匹馬,其中左邊的那匹馬肚子特別大。
“老燕這是要搬家到蒙古去放牧???弄了這么多的開口的物件!”栓子剛好在村東頭遇到,笑著打趣道。
“哪里啊,人家老燕是要開馬場啊,看那匹肚子大的,懷著崽兒吧?不玩車了改玩馬了?”坐在栓子后支架上的舒勇也接口到。
“你們知道啥,這是燕家人口不興旺,所以要買幾個活口湊數(shù),產(chǎn)糞高唄!是不是老燕,我沒說錯吧?這要是在生產(chǎn)隊的話,你家分的口糧肯定夠吃了。”這句話特別地刺耳,因為說這句話的熊家強。
還有一些好事者說著不同的話,但老燕一率都是微笑著回應(yīng)。
雖然降噪了些,但他并不放在心上。
燕雀豈知鴻鵠之志哉!
有你們求我的時候!
因為是大馬車,后面還有兩頭馬,所以他們近不得身,而老燕也不便從車上下來。
老燕直接把車趕進了家門,然后把兩匹馬解下來系到院中的一棵樹上,再把馬車調(diào)整了一下方向,直接把后尾對準了西屋門,和燕沖媽外回燕沖一起先把自行車和大鍘刀搬下來,再解了繩子把那個笨重的石槽卸下來,找來幾根很粗的杠子,終于把石槽安好。
三個人累得是滿頭大汗。
因為西屋已經(jīng)提前作了改造,所以這三頭牲口到里面特別合適,不,應(yīng)該說特別寬敞。
這三個大家伙很顯然對這個新家感到很滿意,伸出長長地舌頭把這個石槽上上下下舔了個遍。
燕沖老媽提了一大桶水過來,三個龐然大物依次喝了半桶,滿意的臥在了地上。
從此燕沖有了一份有趣的工作——放馬!
他會把那匹馬拉到一截半人高的墻邊,緊接著自己爬上墻,再騎上那匹馬,然后左手拉著韁繩,右手一拍馬的屁股,那馬就聽話地開始奔跑。
很快,他的小伙伴們也一起來參與到放馬的大軍中來。
也許在那個缺乏玩具的年代,這是孩子們最頂尖的娛樂了吧。
不過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轉(zhuǎn)眼到了八月三十一日,也就是初中開學的日子。
由于前天商量好的,所以老燕就挨門去從他們的家中把他們的行禮和面袋裝上車,和燕沖一起向洪安鎮(zhèn)中學走去。
由于鄭老師還要在小學主持工作以及招生,所以把鄭潔委托給老燕一起送過去。
鄭潔理所當然的和燕沖坐在了一起,而其他的學生則由家長帶著先行報道去了。
一路上說說笑笑,十幾里的路在不知不覺中匆匆地走過。
洪安鎮(zhèn)中學是鎮(zhèn)里唯一的一所重點初中,招生的范圍是全鄉(xiāng)每個自然村的學生。
說得是每個村,但實際上每個村能有三五個就不錯了,就像這次燕家莊一下去了八個的,是很牛x的存在了。
說白了,就是擇優(yōu)錄取。
畢竟那時候沒有“九年制義務(wù)教育”。
而那些沒有考上的學生則要去“聯(lián)中”上。
所謂的“聯(lián)中”,就是幾個村合在一起自己辦個初中,當然了,師資力量和教學質(zhì)量是沒法去跟正規(guī)軍去比的。
當燕沖他們到學校的時候,金一章、未明新等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報道、入班等手緒,只等他們到來后把面換成糧票,再把被褥放進寢室,今天的工作就結(jié)束了。
那時的學校不像現(xiàn)在可以用錢結(jié)算的,所以比較麻煩。老燕先和他們一起把面兌成了糧票,才把馬車栓到一棵樹上,帶著燕沖和鄭潔進行報道,然后入班認教室。
燕沖的鄭潔居然分到了一個班!
最后,老燕帶著燕沖和鄭潔把被褥在寢室鋪好,這算是完成了家長所能做得所有的事兒。
燕沖和鄭潔一起把老燕送到學校外,看看老燕消失上路的盡頭這才回來。
踏入中學的門檻,大家對一切都是充滿了好奇。
首先學校是寄宿制的,這對剛滿十一歲的孩子們來說是個全新的領(lǐng)域。
以前在家每天也就起床后疊一下自己的被子就行,而現(xiàn)在他不得不搞好自己的全套內(nèi)務(wù)。整整齊齊疊好被子,還得把褥子和床單鋪展,碼齊,枕頭放在規(guī)定的地方。并且時刻擔心一不小心就會被“老羊”給啃了。
誰是“老羊”?為何啃被子?
其實“老羊”本是老楊,是燕沖和鄭潔的班主任。傳說是轉(zhuǎn)業(yè)軍人出身,教語文,四十多歲,說話帶京腔,愛唱京劇,但普通話很好。
所說是這所學校語文教得最好的老師,而且在歷屆初三畢業(yè)班中,他所帶的班級往往是送學生最多的班級。
所以他也是最受家長愛戴和學生尊敬的老師之一。
只是關(guān)于這個“老羊”雅號的來歷,還是有一個故事的。
傳說有天晚上有兩個社會小青年到校園內(nèi)找事兒,被老楊給發(fā)現(xiàn)了。
老楊大吼一聲;“小崽子,你們要干什么?哪里逃?”如果這時直接撲上去,定能將兩人撲番在地,活捉歸案。
但他先來了個稍息、立整之后再喊一聲“目標,兩個小崽子,跑-步-走!
當老楊跑到一半路程的時候,兩個社會青年已經(jīng)翻過后操場的墻頭逃跑了!
老楊直奔到兩個青年跳墻的地方,左腳踏墻、右腳跟上、伸兩手抓住墻頭就要翻越,動作一氣哈成且流暢優(yōu)美,一時贏得一起追過來的許多學生的陣陣喝彩!
尤其是他所帶班的學生,甚至不自覺地鼓起掌來。
但意外發(fā)生了——老楊兩手抓得是一塊活磚,這讓老楊始料不及,直挺挺的從墻上摔下來!
眼看就要一個仰八叉摔倒在地!
只見他就像貓一樣在空中硬生生的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轉(zhuǎn)!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
楊老師,你真得好牛x!
他靈敏的反應(yīng)即將迎來同學們新一輪的超強的喝彩,但意外再一次發(fā)生了。
最先著地的兩腳由于受力面積太小而不穩(wěn),前身也跟著向地上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