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落買的四件瓷器,第一個是一件清雍正時期的青花花鳥紋玉壺春并瓶,大大的瓶子,高約30厘米,撇口、細頸、鼓腹、圈足,白釉純凈滋潤,胎質(zhì)細膩堅硬,自頸部至底分別裝飾著青花蕉葉紋、回形紋、卷草紋、花鳥竹石紋等等,布局疏朗,色調(diào)明快,也算是雍正年瓷器類的中上品,這樣一個瓶子,也的確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在眼下的瓷器古玩市場里,大致的市場價在七八萬左右,不過周明落買的這個瓶子卻貴了些,整整花費了他12萬。
這倒不是他一有錢就大手大腳的去花,完全不在意幾萬塊的差價,而是這瓶子保存的很好,很完整。
還是那句話,一件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瓷器,只要不是特別稀缺的品種,比如任重山曾經(jīng)收購的那件宋代官窯瓷琮式瓶,全世界只有四件,那在保存方面自然就算是差的也特別昂貴,像這類雍正年的花鳥紋玉壺春并瓶,現(xiàn)今存量還是很多的,所以根據(jù)其保存、完整程度不同,價格也有上有下,保存一般的自然是七八萬就能拿下,但這保存較為出色自然也貴了些。
除了這個,他買下的第二、第三件瓷器,卻是一對明弘治年的黃釉直口盤。
盤子通體呈黃色,只有盤底兒是白色,撇口、弧壁、圈足,足內(nèi)有青花雙圈“大名弘治年制”六字楷書款,里外黃釉釉色均勻,柔和淡雅,好像雞油一樣光滑,看上去極為漂亮,算是弘治黃釉器中的代表作品。
而這兩個盤子價格也不高,成對的盤子市場價大約都在十七八萬左右,周明落買下這兩個盤子是花了19萬。
至于最后一件瓷器依舊是明青花,而且是代表明青花開端的朱元璋時期作品,更是四件瓷器里最漂亮的一件。
甚至若單從美觀程度上來看,這件讓周明落花了32萬買下的東西,比之前他檢漏檢來的那件價值三四百萬的康熙年青花釉里紅團花鋸齒紋搖鈴尊都漂亮。
這是一個青花纏枝菊紋菱口盞托。
盞托,就是古人喝茶時,墊在茶杯下面隔熱用的小碟子,不過這個盞托卻很大,足有近20厘米的直徑,周明落也不清楚古代到底有哪些人用過這么大的盞托,或許它本身就只是一個裝飾、觀賞品也不一定,因為據(jù)他所知,這種比例大小的盞托絕不止一個兩個,而是有不少一部分。
整個盞托淺弧壁和寬板沿被模壓成八棱形,內(nèi)外壁和板沿上的紋飾也也極為華麗精美,更全是按照尺寸均勻排列,白釉粘稠,氣泡密集,器底無釉,火石紅顯著。
見到這么精美漂亮的瓷器,哪怕不管其蘊含的文化背景以及內(nèi)涵,周明落還是一眼就怦然心動,別說是可以利用它吸納【文氣】,就算拋開這一點,只要他有錢也想收藏一個來玩玩了。
而這四件瓷器,也一下子就花掉了他63萬人民幣。
不得不說,這在以前都是他難以想象的事,這短短白日里不到十個小時時間,在他手里進進出出的金錢全部加起來,怕不是也真應了某句極著名的臺詞,分分鐘都是幾十萬上下……
回到住所以后,周明落先是把客廳里的桌子清理干凈,才把紙箱里擺放整齊的四件瓷器一一取出,小心翼翼的并排放在了桌面上,跟著就喚出黃皮書,直接覆蓋上了那件青花纏枝菊紋菱口盞托上。
依照他的估計,上一次只是吸收了一個價值十萬左右的青花云鶴八卦紋葫蘆瓶,就催生出了三分之一道【流水浮】,那眼下這價值在青花葫蘆三倍左右的盞托,怕不是一下就能補齊剩余的三分之二道符箓了。
擱置上黃皮書后,靜靜等待片刻,他才立刻抓起書籍就觀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