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假設性推論解釋了法術(shù)的生成機理,但卻無法解釋最根本的能量來源,即能量守恒問題。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chǎn)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能量的形式可以互相轉(zhuǎn)換。
如果法術(shù)的效果、威力、能量來源于法力、游離能量元素,那么游離的能量元素中的能量,又來自于哪里?
作為高序列的超重元素,它們由于‘穩(wěn)定島’的原因,衰變時間也許大大延長,但不可能像是鐵、碳等穩(wěn)定的存在上百年、上千年。如果它們在最開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中,那么早就應該完全衰變消失。
而在之前冥想出體的過程中,卻能看到,游離的能量元素數(shù)量很多,而且還能‘憑空生成’。
但‘憑空生成’,不是毫無理由的。
一種新的元素的出現(xiàn),無非有兩種途徑,要么是由低序列元素聚變合成,要么是由高序列元素衰變而來。
對于游離能量元素來說,后一途徑基本上可以排除,因為高序列元素存在時間更短,要想不斷的生出的游離能量元素,那么就要保證有源源不斷的更高序列的元素來衰變。那么更高序列的元素是怎么生產(chǎn)的?還是需要低序列元素來聚變合成才行。
所以,游離的能量元素,就是由低序列元素聚變而來的。聚變的具體情況暫時不知,應該有別于現(xiàn)代地球上的氫彈不可控的核聚變,是一種更平緩、更自然的形式。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無法改變的,這種由低序列元素生出高序列超重元素的過程,需要吸收能量,或者說需要利用外界的能量來達到聚變所需的條件。
就像現(xiàn)代地球上氫彈,要想成功引爆氫彈進行不可控核聚變,那么需要在氫彈內(nèi)部裝填近一枚原子彈才行。只有只有原子彈爆炸,才能制作出核聚變所需的環(huán)境,才能引爆氫彈。這也是要想發(fā)展氫彈科技,必須要先發(fā)展出原子彈科技的原因。
那么當前世界由低序列元素,通過未知聚變方式生產(chǎn)游離能量元素,所需要吸收的能量來自哪里?
一個猜測,那就是輻射。
就像衰變過程中,高序列元素衰變成低序列元素,會有高輻射反應,會向外釋放出能量。而聚變,作為某種意義上的逆衰變,從低序列元素變成高序列元素,也需要通過輻射來吸收能量。
輻射又來自哪里?
輻射來自任何地方。
實際上,輻射作為能量的一種方式,不同于常識,它并不稀少,一個世界的大地、山川、河流、巖洞等各個角落都可能存在著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比如鈾系元素,比如錒系元素,比如釷系元素。就連人的身體中,都存在放射性核素——40k。
當然,最重要輻射還是來自宇宙,來自于恒星。
就如同現(xiàn)代地球的能量來自于太陽,當前世界的的能量也來源于太陽。不過有區(qū)別的是,按照冥想出體的觀察,不光是太陽在單獨發(fā)揮作用,遍布當前所在星球周圍存在的眾多恒星、眾多的星辰好像都可以把輻射投射過來。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星體投射’的真正意義?
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有極大可能,正是這些星體能量的投射,給予了低序列元素合成游離能量元素的條件,從而源源不斷的生出游離能量元素。
當游離的能量元素被攝取后,在釋放法術(shù)的過程中,會快速的反應,在表現(xiàn)出特殊的狀態(tài)(法術(shù)效果)的同時,會快速衰變恢復成原來的低序列的普通元素,并釋放出能量,這能量就是‘星體投射’的能量。
而變成的普通元素,會在某一天吸收夠星體投射的能量,重新變成游離的能量元素,然后再被消耗、恢復成普通元素。這是一個元素的循環(huán),也是能量和物質(zhì)的循環(huán)。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其實法術(shù)的最根本能量來自于星體投射,來自于當前世界宇宙中眾多特殊星辰的投射來的能量。
換句話說,巫師不過是在利用遠方星辰的能量在釋放法術(shù)。
這些星辰的能量顯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就像太陽也不過只有100億年的壽命,這些能進行星辰投射的星辰,也許能存在不短的時間,但早晚都會結(jié)束它們的生命,結(jié)束星辰投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