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聽聽!”士燮聞言頓時來了興致,能讓士徽得到好處的事情,他不介意聽聽。
“將軍在入伍擔任校尉以前,聲名不顯,就算如今,最響亮的名號,也不過是‘鄭玄弟子’這個稱謂。說到底,在很多人看來,將軍的名聲來自鄭師和刺史大人,與他本身的才能無關。若能參加會盟,至少也能然給天下人知道,東中郎將士徽的名號!”李巖回道。
李巖那么一說,就算是士武都不反駁了。仔細思考,參加會盟的確可以累積聲望。尤其對對原本聲名不顯的士徽來說,意義非常巨大。
不僅僅是士徽,若能隨軍征戰(zhàn)的話,說不得也能闖出個名頭。是以李巖會那么積極,也并不奇怪,甚至木華黎也是蠢蠢欲試。
“只是……”士燮不免有點為難,“從交州北上,帶六千士卒的話,消耗軍糧太多。以交州目前的糧草儲量,根本無法支持六千士卒往返所需要的軍糧?!?br/> 交州就是這個不好,距離中原太遠,就算可以順著郁水進入長沙,要繼續(xù)北上還要借道荊州,最后進入豫州潁川一帶,才能北上酸棗會盟。這一來一去的糧草,算上運輸的消耗,怕還要再加上30%的軍糧以防萬一。這樣算下來,沒辦法支持士徽麾下六千人北上。
“父親,這次會盟,不需要帶太多的士卒!以我看來,只需要帶兩到三千士卒北上即可!若只是支持兩三千人軍糧,再加上往返的路上,可以通過打獵補充一些軍糧,那么應該還是足夠的!”士徽回答道。
“只帶三千?那董卓麾下,可有數萬涼州精銳啊!我們交州人本來就比中原的要矮,力氣也不如他們,很多時候需要兩個人對付他們一個,兩三千士卒,能有什么作用?”士燮聞言頓時搖了搖頭,只覺得這個提議太胡來了。
“大人,東中郎將的建議很合理!”耶律鑄卻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這次會盟,估計會有各路豪杰前來會盟!不過大家會盟的目的,怕大多都不是想要討伐董卓!就如同李主簿所言一樣,大多會盟的豪杰,都不過是為了個人的名聲罷了,根本不會盡心討董!
既然如此,帶太多的士卒過去,反而沒什么必要。反而帶得太多,還會被他們慫恿打頭陣,這樣不管打贏打輸,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屬下看來,三千人的確足夠了!”
“原來如此……”士燮聞言點了點頭,此刻他也覺得有點諷刺,這些本來他也應該能想到才是,只是知道士徽要率軍北上會盟,結果關心則亂。
的確,會盟未必會有什么危險,尤其士徽還有能力‘臨時征召’一支軍隊的樣子。
想到這里,士燮點了點頭,緩緩說道:“董卓禍亂京城,擅行廢立之事,罪不容恕。我等雖然身在偏遠交州之地,卻也是大漢臣子,豈能坐視不管?”
隨即站了起來,正式宣布道:“以交州刺史的名義,派遣東中郎將士徽,即日率領三千士卒北上會盟!”
“屬下遵命!”士徽鄭重起身接令,這次北上討伐,若是計劃行得通的話,不僅僅能夠賺取偌大的名聲,還能夠得到一塊地盤!
既然曹操的討董檄文已經送了過來,那么針對雒陽變化的討論自然也沒有必要。
士徽既然要北上,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圍繞這個來進行。士燮讓士徽留了下來,其他人則陸續(xù)散去。木華黎自然是跟著李巖回到軍中,他們要把這件事情,和楊熊他們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