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州很多時候,除非是那些經(jīng)常走的大路,否則山路說不得什么時候,走著走著就沒了。南方的雨水相對充沛,若是一條路一年都沒有人走,那么植被會迅速將其覆蓋起來。
出了東興縣,向東走,很快前面的路就消失不見。是以這次出征,負責打前鋒的楊熊,就又有了一項任務(wù),那就是在軍前開路!
一千刀盾兵直接就成了割草工,拿著斧頭和鐮刀在前面開路。好在最初已經(jīng)派人出來勘探過,也不算是無跡可尋。不過這樣一來,前進速度真的非常糟糕,一個上午不過前進十里不到,中途還讓中軍和先鋒軍交換,否則先鋒軍估計都要失去戰(zhàn)斗力。
“天氣變得炎熱起來,午時和未時根本不能行軍,考慮到日落的問題,我們最多在申時前進一個時辰!”隨軍的文士叫做薛玉,是一個主修兵法韜略的文臣,對治政一竅不通,是以被士徽招募后,主要擔任隨軍文官,算不上軍師謀主,只是個普通的謀士。
“在交州這地界,也只能這樣了!”士徽看著天上越來越猛烈的太陽,點頭同意。
此刻已經(jīng)有士卒,前去周圍的水源打水,不過按照士徽的吩咐,打回來的水必須要燒開才能引用。江南的淡水里面,哪怕是長江流域,也有不少寄生蟲。
不過這年頭的人,估計還沒有這方面的概念。只是傳說中,有些村子突然得了‘大肚子病’,然后整個村子的人都死光了的情況。
“燒開的熱水燙得要死,怎么喝啊?”楊熊“咕咚咕咚”地喝光了隨身牛皮袋的水,朝著士徽抱怨起來。天氣本來就熱得要死,還喝開水,這沒法活了。
“且不說可以裝入牛皮袋子里面,等涼了再喝!只說這問題,加點料就好!”士徽笑了笑,拿出了一個陶罐,在里面拿出一小撮的茶粉。
很可惜,炒茶他實驗不出來,反而是抹茶制作了出來。本來抹茶這種玩意,就是華夏最先創(chuàng)造出來,炒茶源自明代中后期,清朝達到巔峰,而抹茶卻是在隋唐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
工藝倒是不難,于是士徽就讓人做了一批,這舀了一勺開水,加入茶碗里面攪勻,遞給了楊熊。后者倒是想要一口悶,奈何滾燙,只能慢慢品,結(jié)果倒是品出了點滋味。
“這個茶……還不錯?。 睏钚芗译m然是經(jīng)營酒的,對茶葉也有些研究。不過士徽這個茶粉,顯然工藝非常特殊,不是常見的茶葉烹煮方法。
“精工出細活,這東西,我就那么一罐子!”士徽笑了笑,看出來楊熊惦記上了,只是野生的茶樹并不多見,按照需要收集一批,然后花不少功夫才制作的抹茶,可不能送人。
說起來他這個穿越者也算苦x的,別人天沒亮攀科技樹,迅速就進入工業(yè)時代。各種工藝品,奢侈品,茶葉什么的直接就已經(jīng)大賣,他這邊找一批茶樹都困難的要死。
也是問過才知道,大漢并沒有種植茶樹的習慣,畢竟吃飯都成問題,茶葉也只是在上流社會使用,民間是作為藥用,是以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誰會大量種植?
更別說炒過之后拿去出售,大一筐的茶葉,能炒出多少綠茶出來,更別說紅茶和烏龍茶還需要發(fā)酵,這又需要一定的工藝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