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是李二陛下讓大太監(jiān)老方給自己送來的一句話。自信的品味著這句話,表面上的意思是“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但是細品,就知道,這是李二讓自己去長孫無忌家低調(diào)行事,裝傻充楞,不要顯示自己的聰明和能力,莫非長孫無忌也引起了自己皇爺爺?shù)牟录桑?br/> 也是,這老貨先是投資李承乾,李承乾腳疾發(fā)作之后,性格乖張,又去投資比較聽話的李治,最后被李治整的欲仙欲死,客死他鄉(xiāng)。
但是問題不在這里,問題是李白的《俠客行》,老頭子是怎么知道的?現(xiàn)在的李白他爺爺還沒有出生的好吧。
苦思冥想,始終想不起來李二是從哪里知道這句話的,看到自己會客大廳上的一張猛虎下山圖,以及留白地方自己提的詩句
猛虎行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shù)朗?,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yǎng)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突然想起來,自己剛搬進寒月殿的時候,那時間兕子的身體不太好,不能大量運動,所以不能跟著其他姐姐妹妹一起去玩耍,只好跟只有七八個月大的自己一塊玩,讓自己給她講故事,自己好像給他講了一個一個俠客行俠仗義的故事,然后兕子就纏著他非要把那個俠客畫出來。
自己八個月,兕子兩歲,兩個孩子趴在地上,畫了半天,畫了三幅畫才滿意,看到旁邊還有留白的地方,就把李白的俠客行給寫了出來。自己前世退休后,一直在模仿王羲之的行書,已經(jīng)有以假亂真的功夫了,雖然現(xiàn)在寫的字因為年齡小,所以寫的只有十之五六的水準。原文應(yīng)該是這樣的: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古代,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忌。所以自己要兕子小心收好那副畫的,難道她又給掛出來了?壓下立刻讓自己的太監(jiān)小恒子去兕子殿里看看的想法,讓小鈴鐺穿上職業(yè)女裝,讓小恒子穿上男西裝,自己穿著越王的全套冠冕,帶上禮物,擺出越王的儀仗,浩浩蕩蕩的去了東宮。
到了東宮,前方的聯(lián)絡(luò)官跟太子和太子妃的聯(lián)絡(luò)官聯(lián)絡(luò)后,三只隊伍并沒有合并,而是太子隊伍在前,太子妃隊伍再中,越王隊伍再后,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開往長孫無忌府。
路上聯(lián)絡(luò)官又告知魏王李泰、長樂公主,以及兕子公主的儀仗也在后面,李象就讓自己的儀仗靠邊,先讓魏王、長樂公主、兕子公主的儀仗前行,自己的儀仗跟在后面。雖然大家都是一字王(李二的孩子都是一字王,李承乾的兒子按照規(guī)制只能是二字王,李象是李二特封的,所以例外。)但是前面幾個都是自己的長輩,自己如果不想被御史彈劾不懂禮法的話,就只能乖乖的讓姑姑們和王叔們先行。
自己的父親李承乾,太子儀仗近五千千人,自己的母親儀仗近兩千人,兩個姑姑儀仗各三千人,自己和李泰王叔的儀仗一共八千人。
而長孫無忌家離皇宮不是太遠,所以就造成了前面的李承乾已經(jīng)被迎接進了長孫無忌的府邸,而李承乾的兒子李象,因為要避開自己的姑姑和李泰的儀仗,自己還沒有出皇宮。
李象已經(jīng)對長孫無忌家得飯食不抱什么希望了,因為就這幾萬人的儀仗,這日子就讓長孫家沒辦法過了。
李象在想,要是自己沒錢了,是不是可以帶著自己的儀仗去自己舅舅家吃飯呢?正想的入神,聯(lián)絡(luò)官稟報,可以出發(fā)了。隊伍像蝸牛一樣慢慢的爬,自己早上出發(fā),到了中午才進了長孫家的大門。
給長孫無忌見禮完畢,獻上自己的禮物。其實自己一家人的禮物都是李象自己準備的,都是一模一樣的。
長孫無忌打開糖葫蘆的包裝,當面吃了一顆(這是對客人的尊重),穿著西裝的小鈴鐺和太監(jiān)小恒子,帶領(lǐng)著宮女內(nèi)侍就唱起了“冰糖葫蘆兒之歌”,唱了三遍。
胖胖的長孫無忌才從回過神來,好像剛才的煩惱一掃而空。大聲的對管家說,賞,統(tǒng)統(tǒng)有賞,每人賞500文銅錢。眾人謝過之后,才紛紛退下。
李承乾夫婦被長孫無忌夫婦接待著,而兕子公主和長樂公主被張孫家其他女眷接待,李泰被長孫沖帶走了。李象只好跟著才八歲的長孫渙來到了小會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