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在鎮(zhèn)海樓舉辦的展銷會,潘父完全就交由了潘學忠去主持。
因為有了頭一日成功的預演,現(xiàn)在整個寧波城都已經(jīng)知道,潘家這次找回來的貨品確實都是精美的新奇珍品。
于是,不只是城里的富商財主,就連周近的地主士紳們也都紛紛趕了過來。
潘學忠本來以為光這入場費,每人就要收銀子十兩,他覺得這一點實在太過離譜了。那有這來買東西的人,還要交了入場費才能有抽簽資格的?
更坑爹的是,交了入場費后,如果沒有抽到簽,一樣的還是買不到!
但事情就是這樣,當日光入場費,竟收到了兩千多兩。江浙的富庶奢靡,由此可見一斑!
按照王瑞給潘學忠講述的小米公司“雷布斯”發(fā)布產(chǎn)品時的情形,潘學忠今日來了個照虎畫貓,將它學了個一模一樣!
只見絲竹鼓樂聲中,大紅幕布次第拉開,潘學忠手搖羽扇走了出來。其風姿神采,讓一眾人等贊嘆不已。
“良辰佳時,群賢俱至,學生幸甚!請容學生與君一鑒珍品!”潘學忠微微躬身一揖,開始為大家介紹起玻璃制品的精美來。
潘學忠本是口才極佳之人,今日的集會他早就經(jīng)過了精心的準備,此時又引用了昨日那些官員鴻儒的詩句,演講出來時,真的是極為精妙。眾人聞聽后,都是喝彩不斷、大呼過癮!
待潘學忠講完,春樓紅牌瓊瑤,桐華,照薇三位姑娘又手托貨品環(huán)場一圈,一一展示在眾人面前。
在場內(nèi)通亮的燈光映照下,這些玻璃制品顯得分外精美,加之又置于佳人之手,更是讓人心動不已。許多人心中暗暗發(fā)狠,今日無論如何,也得買上一件。
最后展示鏡子時,潘學忠讓人先將燈關掉不少,只余下幾盞燈照亮。然后,他拿出鏡子來反射亮光,光柱在房間里飛來飛去,引得眾人驚嘆不已。每個人都和身邊的人夸贊著此物的神奇,信誓旦旦地一定要買到。
玩完這個王瑞笑稱的“小孩兒游戲”,潘學忠也是頗為得意,總算是給這幫土包子們見證了奇跡。
等重新點亮其它的燈時,潘學忠又叫三位春樓紅牌姑娘出來繞場展示。一些人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清晰樣子后,更是驚奇不已,表情很是有趣。
如此窘態(tài),有好幾次,都引得展示的紅牌姑娘們吃吃地媚笑不已。
全部介紹展示完后,潘學忠才提示大家注意看自已手中的入場卷,因為每個入場卷上都有編號,抽到編號的人方才可以付銀購買。
雖然每件玻璃制品被潘父“黑心”地定價為五百兩一件,鏡子則是一千兩一面,但這次展銷的玻璃制品和鏡子加起來卻只有九十多件。
其中另有十來件還不參與抽簽,是留給昨日參加過品鑒會的貴人前輩的。所以,真正公開賣的只不過八十多件而已。
抽到簽的人個個高興不已,還不忘四處向人展示自己手中的入場卷。沒抽到的人,則更加有趣:有捶胸頓足的,有四處打聽的。
有些人當場就在大呼大喊,愿意出高價購買抽到簽的入場卷!
叫得最歡的,正是昨天想進入雅樂居的年輕胖子!
潘學忠看著他,突然想起王瑞說過的一個詞“鐵桿粉絲”!
王瑞當時解釋說,就是一種對一個物品或是人物特別入迷的稱呼。今天看來,這個死胖子就是!
最終的銷售成績是喜人的!潘學忠以三分之一的貨品,賣得白銀七萬多兩,另外還收了入場費兩千多兩。巨大的利益讓潘家上下從此對他刮目相看,每個人都恨不得參與到他的這個生意中來。
潘學忠這里銷售順利,王瑞在即墨營卻迎來了又一次危機。
這日,張二來報,說有人要煽動以前即墨營的兵丁鬧餉作亂,要給王瑞一個下馬威!
聽了張二的匯報后,王瑞靜靜地思考著對策。不過片刻功夫,他臉上便浮現(xiàn)出他那招牌式的優(yōu)雅微笑。
“哦?是這樣!那就給成全成全他們吧!大哥,做一下準備,找個時間把軍餉發(fā)了!”王瑞想了想道。
“好,把軍餉發(fā)了,看他們還鬧不鬧!”馬舉輕松地應道。
“發(fā)了,他們才會鬧!”王瑞笑著補充了一句。
這個道理就好象后世的勞動密集型工廠,罷工鬧事,一般都是管理人員在背地里挑頭的。所以說,不是把軍餉發(fā)放了,鬧餉的事就能解決了。按照王瑞的方式發(fā),鬧餉的事,反而會馬上發(fā)生。
“哦?不會吧!”馬舉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明顯的有悖常理嘛:餉都發(fā)了,還鬧什么鬧?
不過,聰明的馬舉細細一想,很快弄明白了王瑞的真實用意,他這就是一招“引蛇出洞”之計。
王瑞這幾日對即墨營也有了許多的了解.說是登萊沿海三大營之一,其實可用之兵四百人都不到。這軍餉一層層的漂沒分潤下來,整個所,也就能領到一小半的軍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