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第二天的時候李元吉就徹底的忘記了科考的事情。
反正現(xiàn)在也才七月下旬,科考一般是在正月舉行,前面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去負責,朝廷那邊有專門的人手負責一整套流程,主考官要做的只是統(tǒng)攬大局而已。
皇宮雖好,可待的時間久了也會感覺到沉悶。
于是,沒心沒肺的李元吉一大早的便離開了皇宮,直奔即將屬于自己的太平坊。
太平坊內(nèi)一副熱鬧的情形,到處都是收拾行裝家具的百姓,對于李元吉所給出的補償協(xié)議,大多數(shù)人還是感覺很滿意的。
雖然他們滿不滿意并沒有什么卵用,齊王的威名那可是深入人心的,當?shù)弥椒槐粍潥w給齊王的時候,太平坊內(nèi)的百姓也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甚至已經(jīng)有一些人家悄悄的尋好了新的去處。
長安城能容納百萬人口,但現(xiàn)在卻連一半都還不到,百姓想找個新的住處也并不難。
而齊王給出了很好的條件,那些百姓哪還敢有什么異議?只有傻子才會不答應(yīng),當然了,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選擇了一筆錢了事,至少這樣可以距離齊王更遠一些,免得哪日不知緣由的遭了禍事。
但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太平坊不大,約有四百余戶,最大容納六千余人,當李元吉第一次踏進太平坊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有一些住戶內(nèi)是毫無動靜,甚至院門緊閉。
正中央,東西南北兩條主干道,將坊內(nèi)劃出四片區(qū)域,又有若干條小路成東西走向,劃分出若干個小區(qū)域,一戶戶民宅緊密相連。
十字路口正中央處,一座宅院內(nèi)卻是傳來了陣陣吵鬧聲,門外圍觀著的百姓也更是擁擠不動。
李元吉深感好奇,不動聲色的靠了上去,也想湊一番熱鬧。
“哎,不是小老兒不想搬,小老兒實在是不能搬呀。家中幾子均在外征戰(zhàn)數(shù)年未歸,小老兒若是搬走了,以后他們回來了找不到家可怎么辦呀?”一白發(fā)蒼蒼老者滿腹苦水的說著。
院中幾人李元吉皆不認識,應(yīng)該是宋忠新收的小弟,李元吉也想看看這幾人是怎么處理這種事情的,所以給宋忠使了個眼色,讓他先別出聲。
“你家的情況齊王殿下也都了解了,昨夜宋管事給齊王匯報的時候,殿下也當場作出了答復(fù),你家搬遷至何處可在此登記,等你那幾個兒子征戰(zhàn)歸來之時,若是找不到家,自然會去詢問,到時候街上會有負責這一方面的人,將你的新家告訴他們,此事不就了了?”一約莫二十左右的男子耐心的勸說著。
可李元吉卻從他的身上看出了絲絲的怒意,不過李元吉卻并不在意,這反倒是彰顯了此人能忍,能嚴格的執(zhí)行自己定下的規(guī)矩。
而且腦袋瓜也極其靈活,宋忠可沒跟自己匯報過任何有關(guān)此事的情況,但這家伙卻能給出這么一個堪稱完美的答案,由此可見,這貨絕對是個人才。
“不行!不行!”老者仍舊猛的一陣搖頭,連連拒絕。
男子上前兩步,附在老者耳旁說了幾句,聲音太小,外面的人自然是聽不到,但大概的也能想到,無非也就是威脅之類的。
甚至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這老頭簡直就是在作死,齊王能給錢就算不錯了,而且給的價碼也很不錯,在其他坊購置一座新的院落,也還能有一些結(jié)余,而且現(xiàn)在也給出了解決的方案,可這老頭竟仍然拒絕,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不行??!真的是不行!小老兒知道殿下仁義,自愿多給小老兒一成的拆遷費,可這座院落對小老兒實在是意義重大呀,真不能拆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