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愈,你起來吧,今日你所說的話,朕,記住了?!彪m然建文帝說了他記住了,僅僅是記住了,中愈感知到了建文皇帝剛剛情緒的波動,知曉他是真的記住了,至于會不會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愈也不會妄想因為一幅圖,一件事,幾句話,眼前的這位皇帝就會改變自己仁慈的性子,去征服大明之外的天空與大地,這并不現(xiàn)實,這條路,還有很遠(yuǎn),越走會越艱難,但,路總要一步一步走,不是嗎?
今天的建文皇帝推遲了早朝,改為午朝,這是建文帝當(dāng)政四年來從未發(fā)生之事,眾臣都在猜測發(fā)生了什么,讓勤政的建文皇帝改變了之前的做法。
六部尚書中的吏部尚書張紞遣人去問了宮里的小太監(jiān),得到的答復(fù)是皇帝陛下在接見方大人的長子方中愈,三人在東廂房里長談了許久,故陛下傳詔推遲早朝,至于午朝什么時候開始還要等后旨意。
消息傳開,大家都猜測紛紛,這方中愈有何特殊之處,陛下竟與之長談而罷早朝,將眾大臣晾在朝堂之上,不管不問。
大家在吏部尚書的催促下散去,各自去處理今天的公事,等待著中午的午朝。
心思靈活的就去打聽方中愈的事情了,當(dāng)然也打聽不出什么來的,畢竟保密工作還是做的挺好的。
午朝開始了,在匯報了近期的工作之后,建文帝對眾大臣說:“諸公,朕今日發(fā)現(xiàn)一位良才,介紹給諸公認(rèn)識,宣方中愈覲見?!痹谔O(jiān)的一聲聲召見中,中愈踏進(jìn)了大明最高殿堂,奉天主殿,諸位大臣扭頭看著這位陛下口中的良才,只覺太年輕啊,白袍勝雪,如畫如紙,自有一種魄力,攝人心魂。
“草民方中愈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平身?!?br/> “謝陛下?!?br/> “朕今日跟中愈聊了聊,發(fā)現(xiàn)其卻有不同之處,見解非常,諸位大臣可以與其聊聊?!?br/> “是嗎?”一位大臣認(rèn)為陛下有些小題大做,黃口小兒罷了,“那便與公子聊聊,看看方先生的長子有何才干,當(dāng)?shù)闷鸨菹驴滟?。?br/> “敢問方公子,可曾中舉?”
“不曾?!?br/> “那公子可曾從軍?”
“也不曾?!?br/> “既如此,朝中所站之人,或文有成,或武有功,或文武雙全,你不文不武,怎擔(dān)得起陛下稱贊?”
這個時候總會有人出來,說出大家想說卻不愿說的話,卻也有人想到,陛下從不會無的放矢,亂說話只會給陛下難堪,果不其然,陛下的眉頭皺了皺,似乎有些不喜。
“小可的確不曾中舉,但我寫出了大唐西游傳,引得無數(shù)人觀看,也卻不曾從軍,但小可曾提出讓朝廷在山東河南增加軍鎮(zhèn),卻并未采納,造成如今燕逆借機(jī)南下,威逼重鎮(zhèn)徐州的后果,先生可曾知曉?”
“你,哼?!边@位大人卻無法反駁,只能冷哼一聲,退在一旁。
“方先生,當(dāng)初我就說過讓你的兒子讀寫儒家經(jīng)典,不要執(zhí)著于旁門左道,如今更是偏離正道,越走越遠(yuǎn),不學(xué)儒家經(jīng)典,是為不文,不休武事,是為不武,想必遜志報也與他有關(guān),不走工科,是為不工,如此不文不武不工,你還有何話可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