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未出嫁的女兒家最喜歡的日子,一大早葛家兄弟門就陪著表姐妹幾個一起出了門。
葛家這一輩的男孩子一共七個,大房除了大公子葛醇和三公子葛蘊,還有兩個庶子,便是四公子葛棋和七公子葛晗。葛棋只比葛蘊小半歲,韓氏對庶出子女明著還好,暗地里也在打壓,葛棋學文習武都沒能出頭,人也悶悶的,仿佛隱形人一般沒什么存在感,而葛晗不過六歲,還有些活潑愛鬧。二房兩個嫡子,一個是二公子葛融,如今已經(jīng)是秀才,另一個是葛婧的雙生弟弟葛銘,六公子葛宣才八歲,比葛蘭還小了兩個月。
街上人多,這么多人走在一起容易被人流沖散,年長的幾個兄弟便分開照看年紀小的妹妹和弟弟。陶夢阮特意避開了葛蘊,跟葛醇葛茵和葛晗走在一起,還帶著葛醇的女兒玲姐兒,葛蘊則跟葛棋一起,帶著葛婷和羅月蘇以及韓茜,其他人都跟著葛融。
嫁了人的婦人是不會參加七夕會的,所以幾個表嫂們一個都沒來,至于年紀小的葛蘭幾個純粹是來看熱鬧的,逛一圈隨便買兩個河燈應應景也就是了。女兒家出門游玩的機會不多,就算是最近一直心氣不順陰陽怪氣的葛茵看上去都很開心,一面看景一面與陶夢阮說話。葛醇抱著女兒緊跟著陶夢阮和葛茵,雖然七夕會治安很好,但要是鬧出來定了親的妹妹、表妹被人調戲的事情,可就丟臉丟大了。
街邊除了各種應景的猜燈謎、對對子、作詩的小活動,還有許多精致的小吃。玲姐兒是葛醇的長女,但小丫頭才三歲,還遠遠不到端莊穩(wěn)重的年紀,活潑好動得很,不過片刻就發(fā)現(xiàn),陶夢阮這個表姑姑跟她最合拍,不像爹爹一樣目不斜視,也不像二姑姑一樣光盯著花燈對聯(lián)看,買到了好吃的還會給她分一口。
玲姐兒本來就是自來熟的性格,很快就拋棄了葛醇,由下人跟著走在陶夢阮旁邊,陶夢阮買了什么,立刻將小臉湊過去,要跟陶夢阮分一口。陶夢阮對于過來分一口的小丫頭表示歡迎,葛茵要保持形象不吃東西,葛醇明確表示對這些吃食不感興趣,如果沒有小丫頭幫忙分擔,她能嘗到的品種就大大縮水了。
相對于對對子猜燈謎什么的,陶夢阮顯然對各色小吃更感興趣,葛醇本來想提醒陶夢阮注意形象,但看著陶夢阮和自家女兒開心的模樣也就算了,一年也就這么一天,讓她們開心些就是。
“喲,這不是未來靖國公世子夫人嗎?”一個微微有些尖銳的聲音從旁邊響起,陶夢阮微微側頭,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子提了一盞燈站在旁邊,望著陶夢阮的目光頗為鄙夷,“不過是寄養(yǎng)在晉陽侯府的表小姐,居然好命定下了靖國公世子,也是司世子心善,就著樣子,做個妾都抬舉了!”
陶夢阮早就知道,她定了這門親事,在女子當中的人緣必定得差到一定境界,倒沒想到這么快就遇上了。細細打量去,那姑娘眉眼清秀,眼里卻有一抹精明銳利,整個人一看,跟三表嫂劉氏倒有幾分相似。陶夢阮細細一想,劉氏似乎有個嫡親妹妹,閨名喚作劉若雨,才剛剛十四歲,看來就是眼前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