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榜了,大家快去看啊。”
數(shù)日后,朝廷張榜布告天下,將此次科舉和武舉考試的榜單張貼天下,與黎民共享之。
于城墻榜單處,圍觀的群眾們好不熱鬧,其中不乏諸多學(xué)子和武生們,他們逐一查看榜單上是否有著自己的名字。
“我……我中了?!?br/> “我也中了?!?br/> 金榜題名者,觀榜單上有著自己的名字,皇榜黑字清清楚楚,他們仰天長嘯,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喜悅。
十余載寒窗苦讀,仿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人歡喜有人憂,有著金榜題名之人,自然也有名落孫山之人,縱觀古今,科舉榜上有名之人多在少數(shù),更多的還是失意的潦倒書生。
“哎??!又沒有高中?!?br/> 人群之中大多響起這種的聲音,然而更多的還是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不過,文武皇榜同出貼在城墻之上,有著一個人的名字,是那么的鶴立雞群,他牢牢地占據(jù)著榜首位置。
“王小二是誰?”
有人注意到在這兩份文武幫當之中,“王小二”三個字分別出現(xiàn)在兩份榜單之首,這不由得讓人心生疑竇。
莫說是他們,就連李世民也沒有搞懂狀況,兩個“王小二”是否重名,又或是同一個人,唯有殿試之日才能真正的揭曉。
“朝廷不會是搞錯了吧?兩份榜單怎么會出現(xiàn)一個人的名字?”有人說道。
“武狀元和文狀元這種事情,朝廷斷然不會寫錯的?!?br/> ……
短短數(shù)日之間,“王小二”這三個字在長安城流傳開來,不少客棧的老板到處尋常王小二,若是王小二居住在他們的客棧,亦可成為客棧宣傳的噱頭,我家客棧出了狀元郎等等之類的。
然而,他們尋找良久,皆我無果,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找到王小二。
長安城熙攘繁榮,車水馬龍,過往之客絡(luò)繹不絕,或是來自西域的商隊,亦或是吐蕃進貢的車馬。
外面吵鬧熙攘,而云王府則是鬧中有靜。
于灰色的高墻院內(nèi),悠然僻靜,李運不喜吵鬧,一個人靜靜地品著香茗,賞著風(fēng)月,嗅著空氣中彌漫的花香。
日掛高空,藍藍的天空點綴著幾朵白云,陽光照射大地,投射出一抹七彩光芒。
剛剛經(jīng)歷了科舉和武舉后,李運像是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安靜地坐在亭下看書,時至巳正,一道倩麗的身影匆匆入了王府。
林清竹穿著略顯單薄的衣服,也顧不得秋的涼意,直奔李運所在之地。
她見到李運,不及李運開口,林清竹雙膝而跪,她雙臂高抬,在空中化出一道圓弧,重重的給他磕了一個響頭。
“公子大恩,我此生不忘?!?br/> 李運書不離眼,僅是說道:“成績?nèi)绾危俊?br/> “二甲第五名?!?br/> 科舉考試,分設(shè)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甲”統(tǒng)稱為進士,如此說來,林清竹便是高中進士,也算金榜題名。
“比預(yù)期的稍差些,不過總歸是榜上有名,恭喜啦?!崩钸\淡然地說。
李運的預(yù)想是二甲前三,保三爭二,不過,如今成績倒也不錯,按照林清竹的基礎(chǔ),能夠榜上有名,的確是不容易。她出身貧苦,得幸進入國子監(jiān),奈何基礎(chǔ)太差,若非國子監(jiān)有著特權(quán),否則她連參加科舉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