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內。
嬴政批復著竹簡。
宮殿內,除了竹簡翻動的聲響,寂靜無比。
嬴扶蘇跪得筆直,縱使膝蓋疼痛難耐,他依舊沒吭一聲。
就像是一個沒有疼痛感的雕塑般,靜靜的擺放在章臺宮內。
一盞茶的時間過去。
兩盞茶的時間過去。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
兩炷香的時間過去。
還不走,這就是在逼朕的宮了。
你不想走,朕偏要你走!
嬴政登秦王之位后,做了三年的牽線木偶,這位千古一帝,最反感的就是被逼迫。
在為秦國發(fā)展的大前提上,他可以忍受冒犯,可以自認犯錯,他可以容忍很多事,但這里面,絕對沒有被逼迫這個選項。
秦國,天下,是他嬴政的王土。只要他還坐在這個位子上,他就能決定這世間的一切。
沒有人能逼迫始他。
哪怕是是被他予以厚望,暗地里關心有加的秦國長公子嬴扶蘇,也不行。
如果今日跪在這里的不是嬴扶蘇而是淳于越,章臺宮外,早已見血。
嬴政新攤開一卷空白竹簡,手持毛筆,在竹簡上筆走龍蛇,很快寫完了新的旨意。
放下筆,空寂許久的大殿內,始皇帝聲音冷冽。
“你要跪到什么時候?”
“跪到父皇同意大赦天下的時候。”嬴扶蘇平和回應,回應速度極快,就好像他一直在等著始皇帝說話一般。
“昔年,我囚太后于雍地?!笔蓟实蹧]有去看自己的長子,似是在自言自語。
“有一個大臣來勸諫,告訴朕太后縱有千萬般錯,總歸是朕的生母,百善孝為先,只此一點,朕就不能囚禁太后,哪怕太后犯下了造反大罪。朕在朝會上告訴群臣,任何人都不能造反,哪怕是太后也不可以。所以,太后只能被囚禁在雍地。再有人敢勸諫這個,朕就把他的身體砍成數塊,丟在殿外?!?br/> 《秦史·始皇帝本紀》:太后反,帝囚之于雍地,諸臣以孝為由,勸帝釋之。帝怒:“叛者不可恕!太后亦也!再有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斷其四支,積之闕下?!?br/> “他們欺朕年輕啊,朕有言在先,再敢勸諫者死,他們還要來勸諫。一個人勸諫,朕就殺一個。兩個人勸諫,朕就殺一雙。后來,他們湊了一十六人同勸諫。成蟜和朕說,群臣是以為法不責眾,朕認為對極,成蟜剖析事件,總能一陣見血?!?br/> “一十六人里,有廷尉府的,有內史府的,有治粟內史府的,有丞相府的,都是要臣啊。殺了他們,秦國朝堂運轉,必然會受到不小影響,所有人都認定朕這次要讓步,群臣逼迫朕按照他們心意行事。從國事,從大義,朕都應該釋放太后,如果當初秦王是你,你應該會這么做吧?”
“扶蘇不會囚禁太后?!?br/> “是了,朕倒是忘了,你是個純孝之人?!?br/> 嬴政轉過頭,站起身,拿著墨跡未干的竹簡,走到嬴扶蘇面前。
“一十六個要臣逼迫朕,朕就殺了一十六個。朕要讓天下所有人都明白,朕不受威脅。朕想要他們提諫言的時候,他們才可以提。當朕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告訴他們誰再反對誰死的時候,他們最好把嘴閉上。因為朕,是真的會殺人的。所以,扶蘇啊,你還要逼迫朕嗎?”
嘩啦~
那卷竹簡被嬴政扔在嬴扶蘇身上。
嬴扶蘇撿起來,就著燭光定睛觀去。
那上面不是赦免天下的旨意,而是要他即刻去往上郡的旨意。
始皇帝嬴政,對他的長子嬴扶蘇已經失去所有耐心了。
“請允許扶蘇自裁,以全父皇名聲?!?br/> “朕就知道,你要說這話。”嬴政毫不意外地道:“你不怕死。”
嬴政低頭,直到他的臉距離嬴扶蘇的臉不足五公分,直到嬴扶蘇能看到他臉上的每一寸微表情。
這位千古一帝溫和地笑了笑,說出來的話卻讓嬴扶蘇驚恐萬狀,再也不能筆直而跪,一屁股坐了下去!
“朕聽說巴國巴厲王死時,有三千童男童女陪葬。巴國那么一個小國的國君,死時都那么隆重。朕坐擁天下,朕的長子若死了,至少要把驪山刑徒都埋了才可以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