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城南城區(qū),駐扎著一標由綠營軍編制設有的巡捕五營兵馬,全部由漢人組成,一共一萬人,用于拱衛(wèi)京畿地區(qū)。
這樣的巡捕營在京城一共有五萬,負責外城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
而巡捕五營的提標,正是九門提督侯常。
當秦梁坐著馬車趕到外城南區(qū)巡捕營時,已經(jīng)到了飯點了。
一縷縷炊煙飄蕩在軍營上空,軍營內(nèi)響徹著鍋碗瓢盆以及筷子同陶碗相碰撞的聲音。
“來者何人,軍營重地,速速離開!”
秦梁的馬車剛一靠近,便有兩名士兵警惕的握緊手中長槍,大聲呵斥道。
“我乃步軍副尉,找你們大人有要緊事!”秦梁將頭探出馬車,取出步軍副尉的身份令牌,呈到了士兵眼前。
士兵上前接過,檢查了一番,便恭敬的道,“大人請進,不過軍營中有規(guī)矩,不能坐馬車進去,還勞煩大人下車步行?!?br/>
秦梁點了點頭,下了馬車,他又不是那種嬌生慣養(yǎng)之人,走幾步還是沒有問題的。
軍營的大門打開,秦梁走了進去,便有士兵走到前面為他帶路。
在軍營里彎彎繞繞了一炷香的時間,秦梁才被帶到一座無比氣派的營帳前,體型比其他的營帳都要大了幾圈,想來便是主帥的指揮營帳了。
在軍營內(nèi)穿梭的時候,秦梁也沒少觀察這巡捕營的士兵情況。
但遠遠沒有達到他心目中的預期。
這個時期的綠營軍,跟本就不注重訓練,士兵俸祿又低,很多士兵都在當兵的同時,兼任其他營生,這就導致士兵根本無暇專心訓練。
雖然乾隆上位后,曾主動提高綠營軍待遇,但假冒名冊的情況,依然不斷發(fā)生。
也就是說,很多花名冊上的士兵,只有名字,軍隊中根本沒有這個人。
以乾隆二十三年為例,當時綠營軍在花名冊上有648345人,但經(jīng)過徹查,實際人數(shù)只有58萬人左右。中間相差大約6萬人。
這6萬人的俸祿,通通都進了各標的軍官腰包里。
更讓人詬病的是,綠營軍中采取跟八旗相似的世兵制補充兵源。
也就是說,綠營軍中,士兵可以把自己的崗位傳給子孫后代。
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朝廷可以有長期穩(wěn)定的兵源,而壞處也很明顯,軍隊中容易滋生驕惰的習氣。
如此可以看出,綠營軍的戰(zhàn)斗力是多么的堪憂,更別說如今早已驕惰的沒有了百余年前的尚武之風的八旗軍了。
而此時的歐洲,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工業(yè)革命,蒸汽機作為生產(chǎn)主力,被大規(guī)模使用。這讓歐洲很多國家的國力、武器、文化等多方面,得到改變。
也就是說,從乾隆時開始,夏朝跟歐洲僅在軍事上,就出現(xiàn)不同時代的差距。
這也為晚夏時期夏朝孱弱,被歐洲列強肆意侵略掠奪埋下了嚴重的伏筆。
來到營帳前,士兵掀開營簾,領著秦梁走了進去。
營帳內(nèi),一名穿著黑色披風鎧甲,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正認真的在沙盤上推習演練。
這男子相貌粗獷,雙頰長滿了濃密胡子,豹目虎唇,樣貌十分駭人,卻不失大將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