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時辰后,李嘯設(shè)宴款待祖婉兒一行人,然后送其返回。
????“以后若有空,我常來看你?!弊嫱駜阂酪啦簧?,那雙直視李嘯的美麗而澄澈的雙眸,仿佛能看穿人的內(nèi)心。
????“李嘯隨時恭候婉兒到來。”李嘯一臉微笑,朗聲回道。
????將祖婉兒一行人送離不歸墩后,李嘯目視著他們消失在遙遠的官道上。斜陽依依,將他凝眉深思的臉,染成溫暖的金黃。
????十一天后,李嘯在錦州城張銅柱處定做的馬匹披甲制作完成,被裝在李嘯入城采購每日生活物資的馬車上,一并送回。
????李嘯看到,這套制好的馬匹披甲,分了面簾,雞項,蕩胸與前甲身四部分,皆是由大約3厘米見方,厚2毫米多的黑色熟鐵塊,用牛筋串制而成,外面涂了清漆防銹,內(nèi)面則襯著厚實的牛皮內(nèi)襯,以防止鐵片與馬匹的皮膚直接摩擦以至潰爛。
????李嘯先讓人試驗防御箭矢的效果。
????他取了前甲身來試驗,將它掛在一個木樁上,然后讓王義守從幾十步外對其放箭。
????王義守掂弓搭箭,連射了幾箭,只聽得叮叮幾聲金屬撞擊的脆響,那些箭矢皆掉落于地,無一支能射透這密集的甲葉。
????這個試射結(jié)果讓李嘯相當滿意,旁觀各人也皆面露喜色。
????這意味著,即使敵軍在正面設(shè)有弓箭手,也難于對著著鐵鱗甲的重騎兵與披甲馬匹造成實質(zhì)性的傷害。
????接下來,李嘯開始試驗馬匹著裝。
????田威在一旁已是按捺不住,他一把將所有的馬甲都抱了過去,親手給自已的坐騎全部裝上扎好,然后自已全身披掛,拎起騎槍便翻身上馬.。
????“駕!”田威一聲大喝,縱馬而去。
????他兜了一里多路,然后回轉(zhuǎn)過來,從馬上跳下,大笑著對李嘯道:“副隊!此甲設(shè)計得甚好,馬匹奔行無甚掛礙,速度雖然慢了些,卻是沖力十足,并不礙滯。我看,這般馬甲披上后,既可沖陣,又可短距之內(nèi)追擊敵軍,實是不錯!”
????李嘯一臉微笑,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馬匹的負重。馬上的人披甲為50斤,人體重約為130斤,馬甲約65斤,加上騎槍算15斤,那么總共馬匹負重為260斤,也就是130公斤。加上蒙古馬的重量400公斤,整個重騎兵人馬合重為530公斤。
????李嘯知道,在中世紀的法國重甲騎兵,馬匹所負載的重量遠過了這個負重,甲具全裝的重騎兵,極限沖陣負重甚至可達半噸多。
????以15世紀的普通憲騎兵為例,一個憲騎兵包括板甲35公斤,馬甲55公斤,長劍,釘頭錘(或者斧子),匕首,騎槍,盾牌總重25公斤,另外洋人自身怎么也有70多公斤,馬匹整體負重達185公斤。所騎的馬是體高1.6-1.7米,體重500公斤左右的法國諾曼馬,人馬合重則可達685公斤!
????這樣的歐洲騎兵作戰(zhàn)的標準作戰(zhàn)模式,通常是重騎兵操縱戰(zhàn)馬,從200米開始準備沖鋒,先是漫步,然后是快步,借著跑,最后50米時,放平騎槍,全速沖刺。在這樣恐怖的沖擊面前,除非極其訓練有素的重甲步兵尚可勉力承受外,這種歐洲重騎兵幾無敵手。而待敵軍被沖潰后,重騎兵退后,由輕騎兵或步兵掃蕩殘局,追殲潰兵。
????現(xiàn)在李嘯設(shè)定的重騎兵,人馬合重有530公斤,也足以在這塊東方大陸上傲視群雄,大展身手了。李嘯確信,除非雙方皆是重騎對沖,并且對面那些裝甲薄弱的女真重騎人數(shù)占較大優(yōu)勢力,或者自已傻乎乎地沖擊訓練有素的長槍兵正面,那么,自已這樣的精銳重騎,才有可能會被打敗。
????而且自已這些騎兵,實際上并不是全甲具裝,因為沒有后甲身與搭尾,實際上是簡化版的半甲具全裝,這樣一來,比起那些笨重的歐洲重騎兵,卻是要靈活得多,可以方便操縱,機動轉(zhuǎn)向,還有余力在沖陣后,短距離追擊敵軍。
????當然,隨著歷史的進程,歐洲的重甲騎兵持長槍沖鋒這種中世紀的主流戰(zhàn)法,在十五世紀末時,開始漸漸地被訓練良好的重裝長槍步兵和日漸崛起的火槍兵所壓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處于一種沒落的境地。此時的歐洲,為了保證騎兵的使用價值,在諸如法國等傳統(tǒng)騎兵強國中,開始出現(xiàn)了拿著火繩槍射,機動邀擊的騎兵,頗有象后世的美國西部牛仔的作戰(zhàn)方式。
????但是,到了現(xiàn)在李嘯所處的這個十六世紀,一位猛人橫空出世,重現(xiàn)了騎兵,尤其是重騎兵的尊嚴與榮耀。
????這個人,便是瑞典的國王,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ⅱadolphus),生于1594年,卒于1632年,瑞典國王(1611—1632年在位)。他是瑞典瓦薩王朝創(chuàng)立者古斯塔夫?瓦薩之孫。為了恢復(fù)瑞典的大國地位,年輕的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12—1613年,發(fā)動了對丹麥的戰(zhàn)爭,結(jié)果卻是一場大敗,瑞典被迫割地求和。
????飽受恥辱的年輕國王,開始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他開始精簡軍隊編制,改善武器裝備,尤其是對重騎兵嚴格訓練,使其成為講究戰(zhàn)術(shù)配合與團隊做戰(zhàn)的新式騎兵,并在戰(zhàn)斗中使其與步兵、炮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最終古斯塔夫二世的這番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接下來的1614—1617年間,他率軍對俄國開戰(zhàn),取得了重大勝利,迫使俄國簽訂《斯托爾波沃》條約,確保了瑞典對波羅的海地區(qū)的占有,并獲得了俄國在芬蘭灣周圍的大片土地。
????有了瑞典這個優(yōu)秀榜樣,接下來,普魯士、法國、英國等強國皆開始如法炮制,紛紛成立強悍的重騎兵隊伍,重騎兵的集團沖鋒,又開始成為了克敵制勝的妙招。
????“此馬甲卻是甚好,合乎本隊之要求。吳先生,可再按此制式,將其他的19副馬匹披甲制作完成?!睆乃妓髦谢剡^神來的李嘯,微笑著向吳亮下令。
????“學生謹遵百戶大人之令。”吳亮笑著應(yīng)諾。
????此時,田威等人又提出,現(xiàn)在既有實樣,可拿此樣品去錦州其他鐵匠鋪處,讓其照做,甚至可以拿到寧遠,山海關(guān)等處的鐵匠鋪中定做,以節(jié)省制作時間,盡快讓重騎兵打造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