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的時間,文長進步神速,讓葉薇不斷感慨,如果當(dāng)初老爺子收養(yǎng)的不是葉藿,或許早就實現(xiàn)夢想了。
這段時間文長一行三人一路向北,出了天風(fēng)周邊緝捕文長的榜文越來越稀疏,想來是調(diào)查到文長是從南方而來。而他的罪名又不夠大到興師動眾的緝捕。
葉薇教了文長變臉,又給他喬裝打扮,倒也沒人認(rèn)得出來,幾個人往往在一個城中呆上十來天便再換一個地方。
人們對同一個事物好奇總是會有到頭的時候,雖然三人每天都盡量表演一些不同的東西,但是幾遍之后,一段時間內(nèi)人們恐怕就不會再有足夠強烈的興趣。
當(dāng)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擔(dān)心文長會被人認(rèn)出來。不過也沒人會想到一介書生會在街頭賣藝。
昨日他們進入了青州的地界,已經(jīng)接近了宋國的北部邊界線,這里倒是常年溫和,放眼望去都是黃綠色的山丘,貼著地皮的青草。
一行三人迎著下午慵懶的陽光,沿著官道而上,在山丘上遇到了一個放羊的小娃。
小娃坐在一個牛背形的石頭上,手里正用野草編制著著動物,翹起的尾巴,張開的長嘴,看樣子是只狗。不遠(yuǎn)處也正有一條狗正追著一直蝴蝶到處跑,一邊跑一邊撒歡,好不快活。
葉藿張嘴便問,“小家伙,知不知道哪里有客棧啊?”
小男孩正編的入神,冷不丁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聲音還很大,嚇了一跳。
文長見狀,忙下了馬,也趕了過來,說到“別嚇到人家小朋友”接著朝小男孩說道“我們是趕路的行人,想找一個客棧住下,你知道哪里有嗎?”
小家伙看著眼前這個人,比剛才的那個人長得溫和多了,驚魂稍定,便往西北方向一指,“喏?那邊便就有了,進村,第一家”
眾人沿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片村落。還隱隱有炊煙在這草原上裊裊升起,頗有些“大漠孤煙直”一般的壯麗景象。
一時心潮涌動,竟生出了一種好想在這里生活下去的沖動。
葉薇來到男孩的面前,雙手拇指和食指上下搓了搓,變出了一個小點心送給他,便朝村子里走去了。
村子前面有一條小河,上面有一彎拱橋,河邊有些村婦正在洗衣服,不斷用木棒捶打,后面也有一些小孩子在圍著粗壯的柳樹嬉戲。
過了橋就看到了放羊娃所說的客棧,與其說客棧,不如說就是一個大房子,供前面官路的行人落腳罷了,絕不是城鎮(zhèn)里的那種專業(yè)客棧,不過眼前的小樓,外觀看著倒是也整潔,坐落在這廣闊的草原上寧靜的村莊也別有一番韻味。
小樓上面有個門匾,寫著“悠然居”三個字,三個人還沒進去,見里面走出一個人,村婦打扮,頭上包著白色的頭巾。
女人看著利落干凈,皮膚白皙襯得一身灰衣竟然也不那么普通了似的。村婦手里斜抱著一個簸箕,里面有些蘑菇,看起來是要拿去晾曬。
村婦放好簸箕,回過頭剛好看見一行三人,微微一笑,道了聲歉說沒看到三位,問他們是想住店還是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