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兩天時間過去了。
這兩天對于陳牧來說頗為悠閑,要么陪著小姨子聊天飆車技,要么與娘子逛街培養(yǎng)感情。
沉迷于被包養(yǎng)的小白臉角色無法自拔。
倒是外界卻頗不太平。
因為冥衛(wèi)的到來,使得青玉縣蒙上了一層凝重的氣氛,平日里鬧騰的縣衙也變得格外安靜。
那些衙役們看到身穿飛魚服的冥衛(wèi),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發(fā)出聲響。
一個個神經(jīng)緊繃。
另外坊間還有傳聞,說一個多月前發(fā)生的那場鞠春樓慘案將會重新調(diào)查。
這消息頗值得耐人尋味。
畢竟縣衙先前給出的結(jié)案公示,已經(jīng)明確說明那十一位青樓女子是由于誤服‘毒蘑菇’而死亡。
甚至府衙與刑部都層層審核過了這個結(jié)案。
然而如今卻要翻案。
簡直打臉。
這在大炎王朝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例子,其中疑霧也唯有內(nèi)部人員才知曉。
總之此時的青玉縣完全被一團(tuán)迷霧所籠罩。
平靜之下,危機(jī)重重。
除此之外,青玉縣倒是發(fā)生了一件趣事給如今沉凝的氣氛增添了幾分活躍。
是因為一首詩的出現(xiàn)。
詠鵝。
這首朗朗上口的詩在琴書院中流傳而出,很快如病毒般擴(kuò)散,人人皆知。
甚至于街上三兩歲孩童都能完整背出來。
其魔力超乎了眾人想象,短短兩天時間內(nèi),不止是青玉縣,周圍鄰縣也在瘋狂傳播。
引起了文人們的極大熱議。
但爭議最大的還是其作者,剛開始說是九歲孩童所作,但后來又說是什么捕快,然后又說是乞丐,道士,和尚,神秘人,甚至于說是一頭黃牛所作……
總之越穿越邪乎,沒有一個確切的信息來源。
給這首詩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
靜雅的小院內(nèi)。
一襲白裙的白纖羽站在石案前認(rèn)真寫字。
她的字體很好看。
既有女子的婉約娟秀,又帶著幾分凌厲凜然,如真人般外柔內(nèi)剛。
便是見識過不少大師級古人字體的陳牧,也嘖嘖稱奇。
看來娘子也是位書香佳人。
這不禁讓陳牧想起了前世的一位前女友,對方是書法骨灰級愛好者,平日里便喜歡臨摹字帖。
無論是顏柳之體、或是瘦金體都有一定的造詣,獲獎無數(shù)。
連陳牧都被她硬逼著學(xué)習(xí)書法,只可惜后者完全沒有天賦,在浪費了無數(shù)紙張筆墨后,只能放棄。
反而在床榻之上,被陳牧教會了不少招式。
不過對于書法的一些淺層知識,陳牧倒是跟著了解了不少。
“姐姐,這首詩就是這兩天很火的那首嗎?”
坐在石案前的青蘿十指交纏,酥白的手背托著腮幫子望著宣紙上的字,神采奕奕道。
白纖羽所寫的是‘詠鵝’。
“嗯。”
白纖羽將筆擱在硯旁,輕輕捋過小巧額角上垂落的一縷散發(fā),贊嘆道,“這首詩真不錯?!?br/> “一般般啦?!?br/> 陳牧從青蘿手里接過剝好的葡萄,丟進(jìn)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