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讀書難,難于上青天
“大人的意思是......
蘇琛試探性看著方源說道。
他帶人過去抓張繼,被三甲村的百姓阻攔。
但面對那些刁民,蘇琛其實(shí)根本就不將他們放在心上。
只是當(dāng)時聽到有百姓說三甲村受方源庇護(hù),這才不敢強(qiáng)行抓人。
“讓司功出來見本官?!?br/>
方源沉吟片刻,讓人去隔壁叫司功。
破壞廣告牌,就是干擾州府政策,罪名很重。
但三甲村的百姓都阻止抓人,強(qiáng)抓的話影響肯定很大。
現(xiàn)在正要普及科舉,卻強(qiáng)行走人,與推行科舉相反,先了解情況再說。
“刺史大人,您叫我?”
司功汪溫書走出,向方源和蘇琛行禮。
“遼山縣三甲村張繼,你知道嗎?”
方源看向他說道。
“知道一點(diǎn)?!?br/>
汪溫書身體一顫說道。
“說說他的事,不要有隱瞞?!?br/>
方源沉聲道。
“這個張繼在武德年間曾參加過五次科舉,但每次都落選。”
“下官曾主持過他的三次科舉,也看過他的行卷,筆跡和策略都挺不錯的,但他長得有點(diǎn)丑,所以一直不能通過考試。”
“最后面一次他在考場大鬧,揚(yáng)言不公,說科舉都是為世家子弟創(chuàng)辦的,還因此被關(guān)了幾天,后面他老母親病重,孤兒寡母的,才被放回去?!?br/>
汪溫書見方源板著臉,不敢有所隱瞞,緩緩說道。
“就因?yàn)槌???br/>
方源眉頭皺了皺說道。
唐朝的科舉比較奇葩,以四才三實(shí)為人才選拔標(biāo)準(zhǔn)。
四才,是身、言、書、判;三實(shí),是德行、才用、勞効。
身的意思是身體健康與顏值,長相要普通偏上,要與帥沾邊。
這個判定就是當(dāng)?shù)氐墓賳T和主考官,丑不丑也就他們一句話的事。
這使得地方監(jiān)考官的權(quán)利很大,可以直接將出身一般的考生剔除掉。
當(dāng)然,真的很丑他們也不敢要,畢竟鄉(xiāng)試后還要進(jìn)京趕考,吏部還會把關(guān)。
“朝廷的規(guī)定,我們也沒辦法?!?br/>
汪溫書訕訕道。
“你下去吧?!?br/>
方源擺擺手,略顯無奈道。
若是有人暗中作梗,方源還能撥亂反正。
但科舉本身的問題,方源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它是整個國家的事,不是一個州一個縣的事。
“是。”
汪溫書松了口氣離開。
“刺史大人,要我將他關(guān)起來嗎?”
蘇琛沉聲道。
他覺得,既然是政策規(guī)定,那張繼就犯了罪,可以名正言順抓拿。
“本官去看看吧?!?br/>
方源想了想,搖搖頭道。
唐以孝治國,張繼贍養(yǎng)八十多歲老母親,受人敬重。
若將他抓了,不說官府有錯,但是至少推行科舉將會受到阻力。
親自去看看,如果樣貌能接受,可以用來推行科舉的案例,也是件好事。
“是。”
蘇琛一愣,隨即應(yīng)是。
確定之后,方源帶上張三和汪溫書出發(fā)。
沒多時,方源幾人就到達(dá)三甲村的村口。
很巧遇到三甲村村長,正在更換被砍的廣告牌。
“刺...刺史大人?拜見刺史大人!”
三甲村村長見到方源,頓時嚇了一跳。
還以為是看錯了,揉揉眼睛才敢向方源行禮。
在一旁干活的村民們不認(rèn)識方源,但見到自家村長行禮,也連忙行禮。
“免禮?!?br/>
“村長,帶我去張繼家?!?br/>
方源擺擺手,客氣道。
“刺史大人,張繼他,他娘親快九十了,能不能網(wǎng)開一面,廣告牌我們村幫忙修好。”
村長哀求道。
張繼砍廣告牌一事已經(jīng)傳開。
村民們都覺得張繼挺委屈的,替張繼感到不公。
但砍掉廣告牌可不是小事,故而村長自發(fā)和幾個村民修復(fù)廣告牌。
“村長放心,我不是來抓張繼的?!?br/>
“我是來看看張繼是不是有真才實(shí)學(xué),想給他一個機(jī)會。”
方源輕笑道。
老母親都快九十了。
在這個年代是難得一見的高齡。
萬一鬧一鬧將張繼的老母親鬧走了,十里八鄉(xiāng)都是新聞。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我就說刺史大人是好人,是好官,那些混蛋還懷疑......刺史大人這邊請?!?br/>
村長松了口氣,又是激動說道。
他讓村民們繼續(xù)干活,帶著方源往村里走去。
一旁跟著的蘇琛詫異地看了眼方源,又快速低下頭跟上。
方源是第二次來三甲村了,第一次的時候沒有進(jìn)到村里面看。
這次進(jìn)來,發(fā)現(xiàn)村里家家戶戶都是土房子,稍微好點(diǎn)的能做個琵琶院。
總體來說,都是處于艱苦環(huán)境當(dāng)中的村民,看不出有哪家是有錢的,府邸沒一間。
沒多時,方源到三甲村的消息就傳開,不少好奇的村民圍過來,膽子大的還和方源打招呼。
方源大部分都回應(yīng),很是親民,令百姓們對方源的印象又加深一層。
很快,方源就來到一處土房子面前。
從破舊的護(hù)欄外面看,土房子的兩扇門壞了一邊,門檻也是腐朽。
再往里面看進(jìn)去,空蕩蕩的就一張爛臺,地上還有些濕溜溜凹槽,感覺空氣中彌漫著腐朽的氣息。
往凹槽的上面看,是一個個瓦縫,陽光正從縫口射進(jìn)來,下雨天的時候雨水也是從縫口滴落下來。
“州尊,這個張繼可能很懶。”
張三湊過方源的耳邊,小聲道。
方源聽到,沒有回應(yīng),看向一旁的村長。
村長沒有聽到,他已經(jīng)走進(jìn)護(hù)欄,準(zhǔn)備要叫人。
不過剛進(jìn)入院子,他就看到張繼的老母親在側(cè)邊撿柴。
“張嬸,張繼在不在?”
村長大聲道。
瞬間就吸引方源等人的注意。
順著村長的聲音看過去,就看到有個老奶奶坐在地上。
老奶奶頭發(fā)完全白了,臉色蠟黃,瘦骨嶙峋,腰是彎著的,艱難將地上的柴堆放整齊。
村長第一聲沒有引起老奶奶的注意,第二聲呼喊同樣沒有,直到第三聲走到她旁邊才聽到。
“唉喲~,村長你想嚇?biāo)牢遗秪”
張嬸身體彈了一下,右手撫著胸口說道。
“不好意思啊張嬸,張繼現(xiàn)在在哪里?”
村長訕訕笑了笑,尷尬不已。
“找張繼干什么?”
“那,那些人是不是抓來張繼的?”
張嬸還沒有老糊涂,聽到村長找張繼,立即眼光四處尋找著。
很快就看到門口處的方源幾人,頓時臉上露出慌亂之色,聲音也變得慌亂。
“那是刺史大人,不是抓張繼的?!?br/>
村長大聲道。
但此時張嬸好像是沒有聽到一樣。
她翻身跪在地上,往方源的方向就是磕頭。
“求你們不要抓張繼,求你們不要抓張繼啊,都是我的錯,你們要抓抓我吧,抓我吧......”
張嬸一邊哭,一邊哀求道。
快九十歲的人了,嗚嗚嗚哭著像是刀割在眾人身上。
現(xiàn)場有村民圍著看著,紛紛搖頭嘆息,看不得眼前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