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西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祖上也算是少數(shù)民族吧,前幾代因為犯了事,被流放到屬于安西都護(hù)府管轄的碎葉鎮(zhèn)??赐昝朗澜缱钚抡鹿?jié),去眼快杠杠的。到了五歲時,趕上中宗皇帝大赦天下,李白才隨著家人定居四川昌隆的青蓮鄉(xiāng),所以自號青蓮居士。
????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qū),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wù)摰澜?jīng)。后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于岷山,潛心學(xué)習(xí),多年不進(jìn)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yǎng)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于飼養(yǎng)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點(diǎn)都不害怕。
????這件事被遠(yuǎn)近傳作奇聞,最后竟使綿州刺史趙恒安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趙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rèn)定他們有道術(shù),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墒牵急欢硕纪裱跃芙^了。
????當(dāng)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開元四年就著成了《長短經(jīng)》十卷。趙蕤這部博考六經(jīng)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
????從此以后,李白的心思不再像以前那樣想修煉成仙,對于一個士的男兒來說,建功立業(yè),人臣之道,名留凌煙閣之上,也許才是自己應(yīng)該追求的目標(biāo)。
????開元八年末,皇帝要在明年大開科考的消息傳到巴蜀,李白興致勃勃的來到京城,想要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將自己的所學(xué)貨與帝王家。但是不巧得很,李居士忽略了蜀川山路的艱難,因為春闈時期正是桃花汛期,三峽地區(qū)水湍難以行船,出于安全考慮,李白便走的是山路。還是山路比較保險一點(diǎn),再怎么顛簸崎嶇,也不會淹死呀。
????只是李白生性就比較灑脫,用現(xiàn)代話來說是沒有什么組織和紀(jì)律性,尤其是一看到比較好一點(diǎn)的景色,更是胸中文思如泉涌,這一路走來,詩倒是沒少寫,可也因此耽擱了行程,以致于到達(dá)長安之時,春闈之期已過。
????自古無場外的舉人,何況進(jìn)士乎?所以李白是乘興而來,吃了個閉門羹而去。遇上這等事,再怎么心胸灑脫的人這時也會心中有些惆悵,更何況李白年紀(jì)也不大,只不過剛剛二十歲,正是心高氣傲的時候,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就這樣,沒能參加科舉考試的李白就這么在朱雀大街上溜跶,直到漫無目的地逛得有些倦了,正想找個地方歇歇腳時,正好看到了明月酒樓的幌子。要說這幌子也并無奇怪之處,只不過自從明月與李瑛熟識以后,在薛繡的暗示之下,李瑛一系的官員多少都來捧過場,而這個幌子上的字就是托薛繡央求張旭給題的。
????酒幌隨著微風(fēng)輕輕的舞動著,杏黃色底子的大旗上寫著三個斗大的字“明月樓”,筆力虬勁,矯若游龍,李白也是對書法之道有過浸淫的人物,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一看便知是書法高手所寫,李白暗暗在心里喝了一聲好!心想說不定這字還是當(dāng)今書法第一名家張旭所題呢。
????再加上門口站立招客的胡人小二也勾起了李白思念故鄉(xiāng)的感覺,李白出門也有挺長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對碎葉鎮(zhèn),更是牽連著許多兒時的回憶,要知道安西四鎮(zhèn)的胡人比例可是大唐全境內(nèi)最高的。
????在小二的殷勤照應(yīng)下,李白走了進(jìn)去,正要上二樓呢,遇到了醺醺然的賀知章與薛繡二人下樓。
????不得不說,李白的儀表還是很出眾的,把他放到普通人中很容易就能給他辨認(rèn)出來,說鶴立雞群也不為過。